源见“同声相应”。指情同意合或志同道合的人彼此间相互呼应或唱和。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如酌古准今,谈经论史,探性命之原,不朽之业,乐声应气求而不孤者,则剑君、郑君是矣。”见“声气求相”。
同“钧天广乐”。清魏源《天台纪游》诗之一:“梦闻钧天乐,于彼水晶宅。”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三:“转瞬化作仙女去,晴空为奏钧天乐。”【词语钧天乐】 汉语大词典:钧天
源见“一箭下聊城”。借指高深的谋略。唐李白《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诗:“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源见“投笔从戎”。指班超。亦借指怀有大志而屈居小吏的人。唐 祖詠《望蓟门》诗:“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理:道理,义理。 意谓世上万事万物,其存在、发展、消亡,都是有理可循的。语出宋.朱熹《大学章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清
源见“丹砂井”。指道家所谓含丹水井,人食其水可长寿。宋苏轼《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之一:“一庵闲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
《淮南子.泰族训》:“孔子欲行王道,东西南北,七十说而无所偶。”孔丘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曾四出游说,先后到过七十余个地方,然一直没有得到响应。唐.李白《赠崔郎中宗之》:“仲尼七十说,历聘莫见收。”【词
源见“耻居王后”。指初唐诗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前蜀贯休《赠杨公杜之舅》诗:“王 杨 卢 骆真何者,房 杜 萧 张更是谁。”并列 指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四人擅长诗文,对初唐文
同“过隙白驹”。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乡思巢枝鸟,年华过隙驹。”【词语过隙驹】 汉语大词典:过隙驹
《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三百里曰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物有自然感应而不可为也。”后因以“丰山钟”谓事物的自然感应。清朱彝尊《赠田学使》诗:“毋言道修阻,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