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鼎湖龙飞

鼎湖龙飞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

传说黄帝死时乘龙归天。旧时因称封建皇帝死去叫“龙驭上宾于天”,也称做“升龙鼎湖”、“鼎湖龙飞”。

汉.张衡《西京赋》:“想升龙于鼎湖,岂时俗之足慕。”(《文选》卷二)

唐.李白《登高丘而望远海》诗:“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猜你喜欢

  • 丧言不文

    《孝经.丧亲》:“二子曰:‘孝子之丧(此音sàng)亲也……礼无容,言不文。’”《孝经》上说,孝子在居丧(sāng)期间,言辞要质朴无文;以礼接待宾朋时,也不必修饰容貌,这样才能显示出哀悼之情。南朝梁

  • 注尔雅虫鱼

    晋.郭璞《尔雅序》:“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晋.郭璞曾为《尔雅》中有关虫、鱼、鸟、兽、草、木等篇一一作注。后因用为典实。唐.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二首》其一

  • 书巢

    宋陆游的读书室。陆游《书巢记》:“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

  •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媒约指婚姻介绍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旧指青年男女的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亦单作“父母之命”、“媒妁之

  • 勒燕山铭

    同“勒铭燕然”。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欲学鸱夷子,待勒燕山铭。”

  • 螗臂当辙

    同“螗臂扼辙”。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斗促织》:“螗臂当辙横,怒蛙致凭轼。”

  • 跗鄂

    同“跗萼”。宋曾巩《喜二弟侍将至》诗:“鸿雁峨峨并羽仪,棠棣韡韡联跗鄂。”【词语跗鄂】   汉语大词典:跗鄂

  • 攀槛

    同“朱云折槛”。清黄遵宪《京乱补述》诗之五:“裂麻要帝诺,攀槛碎臣头。”【词语攀槛】   汉语大词典:攀槛

  • 老婢吹箎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后魏河涧王琛,……有婢朝云,善吹篪(注:音chí,古代的一种竹管乐器,横吹,形似笛),能为团扇歌、陇上声。琛为秦州刺史,诸羌外叛,屡讨之不降。琛令朝云假为贫妪,吹篪而乞。

  • 偷天妙手

    宋.陆游《文章》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是妙手从上天那里得到,极言文才之高。后称极善诗文者为“偷天妙手”。明.汤显祖《牡丹亭.言怀》:“能凿壁,会悬梁,偷于妙手绣文章。”【词语偷天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