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黄中内润

黄中内润

黄为中和之色,黄中,喻内德之美。形容人内在的才、德充沛润泽。原指北魏高允。高允,字伯恭,渤海(今河北南皮)人。允少有奇度,清河崔玄伯曾叹道:“高子黄中内润,必为一代伟器,只恐我来不及见了!”允好文学,博通经史、天文、术数。世祖时,允任著作郎,与司徒崔浩著述《国记》,著作令史闵湛等巧妙地陷害崔浩,劝浩将所写的国史刻在石上。允听说后,对著作郎宗钦道:“闵湛恐怕会成崔门的祸根。愿我们不要像崔浩一样。”后来浩果然遭难。东宫太子召允,命允入见世祖,并告诫允道:“如至尊有问,只依我说。”入宫后,太子奏道:“中书侍郎高允,自从在臣宫教授臣,与臣同处,臣知他是小心审慎的人,虽与浩同事,但允微贱,一切听命于浩,请赦他活命。”而允却答世祖说:“《记》有的与浩同作,注疏多为我作,浩只总裁。”世祖大怒:“如此,你更甚于浩,哪还会有生路。”太子忙道:“允小臣,惊恐迷乱,以至失误。我曾问他,他原说浩作。”世祖追问,允说:“殿下因臣讲授累年,为臣乞命,实在没问臣,臣也不敢迷乱。”世祖终叹道:“临死不移,据实而答,贞臣也。”竟免允一死,并令允拟诏自浩以下的28人夷灭五族。允迟疑不为,奏道:“受浩株连的人罪不至死。”世祖更怒,命绑允,太子拜求。然而论罪时,也只浩一人灭族,其余的都是身死。世祖慨言:“如无这人,会有数千人死啊!”后高宗谓群臣道:“高允,真忠臣也,朕有非,当面直言,甚至朕不乐听的,也侃侃陈述无所避。你等在左右,只趁朕高兴求衔乞职,官至王公,高允辅佐我国家不过作郎,你们愧否?”于是拜允中书令。一司徒说:允虽蒙宠,而家贫布衣。高宗斥责道:“怎么不先说,见朕赞他,才奏他贫。”即驾幸允宅。惟草屋数间,厨中盐菜而已。当时贵臣之门,都是满门高官显爵,独允廉让,子弟皆无官爵。允历事五帝,出入三省五十余年,据律评刑三十余载,内外称他平正。享年98而终。

【出典】:

魏书》卷48《高允传》1067页:“允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


【词语黄中内润】  成语:黄中内润汉语词典:黄中内润

猜你喜欢

  • 一榜京官

    宋太宗初即位,为笼络人心,将张齐贤等一起应试的同榜者全都授予京官事。张齐贤(943-1014年)宋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字师亮。后举家迁居洛阳。宋太祖到洛阳巡视时,张齐贤以布衣献策马前,被召至

  • 箕山之志

    源见“箕山之节”。谓隐居不仕的心愿。三国 魏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见“箕山之节”。《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怡淡寡欲,有~,

  • 百年之约

    源见“百年之好”。指婚约。清李渔《蜃中楼.双订》:“小生不揣,要与小姐订百年之约,不知可肯俯从。”偏正 婚约。清·李渔《蜃中楼·双订》:“小生不揣,要与小姐订~,不知可肯俯从。”△多用于婚姻方面。也作

  • 牛刀一试

    同“牛刀小试”。清沈起凤《谐铎.鸡谈》:“倘得牛刀一试,冀他年大用也哉!”

  • 寿阳点

    源见“梅花妆”。形容梅花俏丽。清赵翼《题谢蕴山观察种梅图》诗:“粉额寿阳点,翠羽罗浮鸣。”

  • 非子

    《史记.秦本纪》载:秦始祖名非子(亦作“飞子”),“好马及畜,善养息之”。周孝王召使主养马于汧水、渭水之间。后封于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后以“非子”代称善御的人。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五八:“非

  • 一倡一和

    《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自此一倡一和,渐渐情熟,往来不绝。”并列 和,应和。

  • 坟羊

    《国语.鲁语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使问仲尼曰:‘吾闻穿井得狗,何也?’对曰:‘以丘所闻,坟羊也。木石之怪曰夔、蝄鳷;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坟羊。’”又见《史记.孔子世家》、《淮南子.氾

  • 陶山相

    同“山中宰相”。陶指南朝 梁隐士陶弘景。唐郑谷《蔡处士》诗:“旨趣陶山相,诗篇沈隐侯。”

  • 千金轻一言

    源见“一诺千金”。形容诺言极其贵重可信。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六:“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