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魏公笏

魏公笏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唐 文宗皇帝谓宰相曰:‘太宗得魏徵,采拾阙遗,弼成圣政。今我得魏謩,于疑似之间,必极匡谏。虽不敢希及贞观之政,庶几处无过之地。今授謩右补阙,委舍人善为之词。’又问謩曰:‘卿家有何图书?’謩曰:‘家书悉无,唯有文贞公笏在。’文宗令进来。郑覃在侧曰:‘在人不在笏。’文宗曰:‘卿浑未晓,但《甘棠》之义,非要笏也。’”后因以“魏公笏”表示先辈政绩卓著和家世荣显。清唐孙华《题晋阳遗像》诗:“先朝剩有魏公笏,老辈仍看郭泰巾。”


【典源】 宋·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唐文宗皇帝谓宰相曰:‘太宗得魏征,采拾阙遗,弼成圣政。今我得魏謩,于疑似之间,必极匡谏。虽不敢希及贞观之政,庶几处无过之地。今授謩右补阙。委舍人善为之词。’又问謩曰:‘卿家有何图书?’謩曰:‘家书悉无,唯有文贞公笏在。’文宗令进来。郑覃在侧曰:‘在人不在笏。’文宗曰:‘卿浑未晓,但甘棠之义,非要笏也。’”《旧唐书·魏謩传》、《新唐书·魏謩传》亦载。

【今译】 唐代魏謩的五代祖魏征 (封文贞公),是唐太宗时的名相。唐文宗对宰相说:“太宗得到魏征,补拾政事缺漏,辅佐圣政。现在我得到魏謩,也很接近,一定会极力劝谏。虽然不敢企望达到贞观之治,尽可能做到无过失。现授予魏謩右补阙。”又问謩曰:“你家中还有什么遗留的图书?”魏答:“家中图书已无,只有文贞公的笏还在。”文宗让他取来。郑覃在旁说:“在人不在笏。”文宗说:“你不明白,这是仿照古代思念召伯在甘棠树下治事的意思,不是要笏。”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家世荣显。

【典形】 传家笏、存家芴、魏公笏。

【示例】

〔传家笏〕 清·丘逢甲 《寄怀瑞凤纶》之一:“魏謩帝问传家笏,苏轼天留过岭诗。”

〔存家笏〕 清·钱谦益《瞿五丈星卿挽词》之三:“存家笏是先朝赐,誓墓文应后世传。”

〔魏公笏〕 清·唐孙华《题晋阳遗像》:“先朝剩有魏公笏,老辈仍看郭泰巾。”


猜你喜欢

  • 博我以文

    博:广博。这里用作动词,是使其广博的意思。文:指文献典籍。 意谓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语出《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宋.徐铉《池州重建紫极宫碑铭》:“铉

  • 国香荀令

    源见“荀令香”。犹言国士荀彧。亦借以美称无双国士。唐温庭筠《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之二:“国香荀令去,楼月庾公来。”

  • 劝善惩恶

    《左传.成公十四年》:“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后以“劝善惩恶”谓奖励劝勉有善行的人,惩戒处罚有恶行的人。《汉书.张敞传》:“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并列 鼓励善良人和事,惩戒邪恶的人

  • 昭陵石马

    《天宝遗事》:“潼关之战,禄山将崔乾祐领白旗军左右驰突,又见黄旗军数百队,官军潜谓是贼,不敢逼之。须臾,见与乾祐斗,黄旗军不胜,退而又战者不一,俄不知所在。后昭陵(注:唐太宗陵墓)奏:是日灵宫前石人马

  • 白衣送酒

    南朝 宋檀道鸾《续晋阳秋.恭帝》:“王弘为江州刺史,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一白衣人至,乃刺史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而后归。”后因以为重阳故事。亦用作朋友赠酒或饮

  • 游目三馀

    源见“三馀”。谓抓紧空闲时间看书学习。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五:“托情欣六学,游目爱三馀。”

  • 食骏

    《吕氏春秋.爱士篇》:“昔者秦穆公乘马而车为败,右服(古代车乘常以四马为服,在右边驾车的马叫右服)失而野人取之。穆公自往求之,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山之阳。穆公叹(《艺文类聚》卷三十三引《吕氏春秋》作“笑

  • 佛口蛇心

    形容满口慈悲,但心肠凶狠恶毒。明代梅鼎祚《玉合记.焚修》:“好两个佛口蛇心,你且去殿上伺侯,怕有客来,好生支应。”并列 佛的嘴,蛇的心。比喻外表慈悲,内心狠毒。《说岳全传》70回:“疯僧听了,便道:‘

  • 上不在天,下不着地

    《韩非子.解老》:“〔人〕上不属天,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上不属天,谓非星辰之类;下不著地,谓非草木之类。后因以“上不在天,下不着地”形容偏僻闭塞的地方。《儿女英雄传》八回:“只叫他

  • 仲宣文章

    参见:仲宣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