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高枕而卧

高枕而卧

战国策.魏策一》:“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接受了冯谖的建议,为相数十年,地位稳固,“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后因以“高枕而卧”形容平安无事,无忧无虑地垫起枕头睡大觉。汉.贾谊《新书.益壤》:“如臣计,梁足以捍齐赵,淮阳足以禁吴楚,则陛下高枕而卧,终无山东之忧矣。”亦作“高枕安卧”、“高枕安寝”。汉.班固《汉书.匈奴传》:“故北狄不服,中国未得高枕安寝也。”


偏正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太平无事。语出《战国策·魏策一》:“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他一个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用于描写平安、顺利。→无忧无虑 高枕无忧 高枕不虞 ↔枕戈待旦 彻夜难眠辗转反侧。也作“安枕而卧”、“高枕安寝”、“高枕安卧”。


【典源】 《战国策·齐策四》:“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末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 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史记·留侯世家》:“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 (张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汉书·张良传》亦载。

【今译】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的门客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个洞穴,仅得免其身死,现在您只算有一个洞穴还不能垫高枕头安心睡觉。请让我为您再造两个洞穴。”张仪、吕泽等也说过这一类的话。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平安无事,无须警惕。

【典形】 高枕、高枕卧、世事岂高枕。

【示例】

〔高枕〕 唐·杜牧《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

〔高枕卧〕 宋·陈与义《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之三:“万事巧违高枕卧,忧来一夕费三迁。”

〔世事岂高枕〕 明·陈子龙《晚秋暮雨》:“世事岂高枕?吾身尚转蓬。”


【词语高枕而卧】  成语:高枕而卧汉语词典:高枕而卧

猜你喜欢

  • 南子

    参见:卫夫人【词语南子】   汉语大词典:南子

  • 南走越,北走胡

    越:古代南方国名。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胡:古代北方各民族的泛称。 表示逃离故土,远走高飞。语出《史记.季布列传》:“朱家因谓滕公曰:‘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

  • 喜折屐

    《晋书.谢安传》载:淝水之战,东晋宰相谢安派侄子谢玄等率兵迎敌。“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以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

  • 三告投杼

    源见“曾参杀人”。谓谣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鲁迅《书信集.致荆有麟》:“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偏正 比喻流言数传会使不信者转为相信。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

  • 负局人

    汉.刘向《列仙传.负局者》:“负局先生者,不知何许人也,语似燕、代间人,常负磨镜局,徇吴市中,炫磨镜。一钱磨之。”局,指镜箱。负局,即谓背着镜箱磨镜。“负局人”是隐于磨镜业的仙人,又称“负局仙”,见《

  • 击辕之歌

    汉.崔骃《亭伯集.上四巡颂表》:“唐虞之世,樵夫牧竖,击辕中韶(韶,传说中舜所作乐曲名。中韶,合于韶乐),感于和也。”传说尧、舜在位时,民生安乐,故百姓击辕作歌,以颂盛世太平。后因以“击辕之歌”用为歌

  • 北海尊罍

    同“北海尊”。宋柳永《玉蝴蝶》词:“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

  • 渴尘

    唐卢仝《访含曦上人》诗:“三入寺,曦未来。辘轳无人井百尺,渴心归去生尘埃。”后以“渴尘”谓思友心切。明李东阳《赐藕》诗:“郭北芳菲怀故里,江南风味忆西湖。渴尘此夜消应尽,未羡金茎与玉壶。”【词语渴尘】

  • 芝兰当路,不得不锄

    同“芳兰当门,不得不锄”。明张居正《答汪司马南溟书》:“二三子以言乱政,实朝廷纪纲所系,所谓‘芝兰当路,不得不锄’者,知我罪我,其在是乎?”【词语芝兰当路,不得不锄】   汉语大词典:芝兰当路,不得不

  •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东观汉记.班超传》:“超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亦作“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