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倒绷孩儿”。清宝廷《大考左迁戏作》诗:“老娘三十倒绷儿,献赋金銮色忸怩。”
源见“涸辙之鲋”。谓身处困境,急待救援。明徐渭《送某人之台州》诗:“木吏愁难付,波臣槁欲穿。”
参见“群起而攻之”。张平《抉择》:“像这样的一些所谓的领导,其实比败家子更坏,比蛀虫更具危害性,人人都应~!”
源见“伊尹荷鼎自进”。借指官职。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言谢垂钩隐,来参负鼎职。”
同“仆命骚”。宋陆游《简邢德允》诗:“岂但仆奴看屈子,直须涂改到生民。”
同“昆明灰”。《北齐书.樊逊传》:“昆地池黑,以为劫烧之灰;春秋夜明,谓是降神之日。”
《后汉书.祢衡传》:祢衡“后复侮慢于表,表耻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祖亦善待焉……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言不逊顺,祖惭,乃诃之,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祖大怒,令五百将出
《后汉书.荀爽传》载:荀爽字慈明,幼好学,十二岁即通《春秋》、《论语》,耽思经典,不应征召。“献帝即位,董卓辅政,复征之。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载:沈纵家贫,与父同入山,见一人左右导从卤簿(注:仪仗队)如二千石,遥见纵父子便唤住,就纵手燃火。纵因问是何贵人?答曰:“斗山王。”纵叩头愿佑,后助得一玉枕,从此如愿。二千石,
形容声音响亮清脆。唐代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云。”后用来形容文章音节铿锵有声。宋代王迈《祭海阳县林磻渔先生文》:“先生之学,涵古茹今;先生之学,戛玉锵金。”见“戛玉敲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