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黑暗。已:止。 风雨之晨,天色昏暗,雄鸡啼叫不止。 比喻在黑暗社会里不乏有识之士。语出《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己。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南史.梁纪下.简文帝》:“为文自序云:‘
《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后以“畏影避迹”比喻不明事理,庸人自扰。《陈书.萧
源见“千头木奴”。谓治理家产。清赵翼《悼亡》诗之二:“薄产不嫌洲种橘,敝居常理屋牵萝。”
源见“看杀卫玠”。形容观看美好东西之人甚多。南朝 陈岑之敬《洛阳道》诗:“聚车看卫玠,连手望安仁。”
参见:卢谌故吏
源见“谢公屐”。谓登山穿的木屐。元宋无《送陈行之之信州推官》诗:“自补寻山屐,谁亲垫雨中?”
《史记.项羽本纪》:“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与怀王都盱眙。”“楚兵已破于定陶,怀王恐,从盱眙之彭城。”“乃尊怀王为义帝。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
同“袁丝日饮”。宋陈师道《次韵晁无咎除日述怀》:“袁酒无何饮,陶琴不具弦。”
谷类不熟,荒年大饥。《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为大饥。一谷不升,谓之嗛;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康,五谷不升,谓之大侵。”【词语五谷不升】 成语:五谷不升汉语大
源见“辽东鹤”。指丁令威化鹤归辽时吟的诗句。慨叹人事变迁。清 丘逢甲《春感次许蕴伯大令韵》:“华表空闻丁鹤语,乱萌先兆子规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