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雪夜微行

雪夜微行

此典为赵匡胤微服访功臣事。微行:便装出行。赵普(922-992年)字则平,幽州蓟县(今北京大兴县西南)人,后迁河南洛阳。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为宋朝开国功臣,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平定李筠、李重进之乱有功,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任枢密使、检校太保,乾德二年(964年)为宰相。宋朝初建时,南有后蜀、南汉和南唐等,北有契丹贵族卵翼下的北汉。为了结束这种豆分瓜剖的局面,使全国统一,宋太祖赵匡胤屡次着便装私下出访功臣家。以致宰相赵普下朝回家不敢更换便服,随时准备接驾。一天傍晚,大雪纷飞。赵普以为皇上不会再来了。天已入夜,忽听有敲门声,赵普披衣而起,只见皇上站立在风雪中。赵普诚惶诚恐地把他接进屋中,命家人摆酒。赵匡胤道:“先不着忙,我还约了晋王,等他来了再说。”说话间,晋王赵光义来到。赵普铺设了双层褥毯,让他们坐在厅堂上,又烧红炭火烤肉,赵普的妻子上前斟酒,赵匡胤称她为嫂嫂。此次雪夜访赵普,是为了商议攻取北汉的事。赵普向皇上建议道:“北汉挡着西、北二面,如果夺取了北汉,西、北二面都要由我们独力抵挡,不如姑且先削平南方诸国,尔后再攻取北汉,量它弹丸之地,难逃复灭的命运。”赵匡胤高兴地说:“我也是这个意思,特来听听你的意见而已。”赵匡胤终于确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略方针。从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至开宝八年(975年),先后消灭了荆南和湖南的割据势力,又灭了后蜀、南汉和南唐,到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率大军灭了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历史。

【出典】:

宋史》卷256《赵普传》8932页:“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烤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例句】:

元·高文秀《好酒赵元遇上皇杂剧》载《元曲选外编》第一册:“某姓赵,名光普,字则平,辅佐主公,官拜丞相,封太师韩国公之职,乃开国功臣也。圣主尝夜半幸某第,立风雪中。小官惶恐出迎,设重裀席地,炽炭烧肉,小官夫人行酒。上以嫂呼之。遂定下江南之计。”


猜你喜欢

  • 横扫千军如卷席

    像卷席子一样把千军万马一扫而光。 形容攻势凌厉,锐不可当。语出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虎头《父亲》(《中国青

  • 春婆梦

    同“春梦婆”。林葆忻《读沈敬裕公涛园集即步敬裕送先伯父文直公游泰山原韵》:“玉局 儋耳春婆梦,升沉不惊往可师。”

  • 寡鹄

    汉.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少寡,养幼孤……作歌明己之不更二也。其歌曰:‘悲黄鹄(音hú,天鹅)之早寡兮,七年不双。’”后因以“寡鹄”作为称代寡妇的典故。唐.李商隐《圣女柯》诗:“寡鹄迷苍壑,羁凤

  • 安期入蓬海

    42` 源见“安期遗舄”。谓得道成仙之术。唐李白《对酒行》:“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

  • 陶朱

    同“陶朱公”。《韩非子.解老》:“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郁达夫《题友人郑泗水半闲居》诗:“难道半闲还治产,五湖大业比陶朱。”【

  • 姬满骏

    源见“穆王八骏”。传说中周穆王八匹名马。泛指骏马。姬满,穆王名。清黄景仁《忆昔篇》诗:“且回鲁阳戈,且挽姬满骏。”

  • 洛地纸贵

    同“洛阳纸贵”。南朝梁元帝《与刘孝绰书》:“洛地纸贵,京师名动,彼此一时,何其盛也!”

  • 蹇人升天

    同“蹇人上天”。清蒋士铨《临川梦.遣跛》:“我为拯救生灵,不惜这条老命,卖油翁,岂学蹇人升天而贪荣利者乎?”见“蹇人上天”。清·蒋士铨《临川梦·遣跛》:“我为拯救生灵,不惜这条老命,卖油翁,岂学~而贪

  • 色丝文

    源见“绝妙好辞”。指曹娥碑文。亦指美文。唐赵嘏《题曹娥庙》诗:“文字在碑碑已堕,波涛辜负色丝文。”

  • 济南生

    秦汉时名儒济南(今山东章丘县西北)伏生,在秦朝时曾任博士。汉文帝时,招聘精通《尚书》的学者,当时天下只有伏生一人堪称此任,汉文帝想召他进京。但当时伏生已九十多岁,年老不能走路。于是汉文帝下令让太常(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