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雀屏中选

雀屏中选

雀屏:绘有孔雀的门屏。比喻被选中为婿。亦作“金屏之选”。出自唐高祖皇后窦氏的事迹。窦氏,京兆始平(今陕西省兴平县南)人。其父为隋定州总管窦毅,母为北周武帝姊襄阳长公主。窦毅为了给女儿寻找贤夫,便于门屏画二孔雀,并暗中规定,凡有求婚者先给两支箭,如能射中孔雀眼睛,便将女儿嫁之。众多求婚者都没有达到此条件。李渊来到后却以两支箭各射中孔雀一目。窦毅遂将女儿嫁给了李渊。

【出典】:

旧唐书》卷51《后妃上·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传》2163页:“(窦)毅闻之,谓长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日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

【例句】:

唐·杜甫《李监宅》:“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明·汤显祖《紫钗记》:“倚青鸾玉镜妆成,对孔雀金屏中选。” 明末清初·天花藏主人《玉支矶》4回:“采葑三诗,孩儿之雀屏也。长孙无忝三诗,虽一时被逼,出于无心,而恰中凤目,孩儿已暗暗卜天心之有属矣。” 同上书5回:“今不意采葑三咏,又暗中屏雀,父女同心。” 明末清初·天花藏主人《两交婚》11回:“辛祭酒见甘颐年少多才,久矣中金屏之选,只因女儿再三叮嘱,故缩口不开,然而私心惟恐有失。”


主谓 雀屏,绘有孔雀图案的门屏。旧时把选中为女婿的人称为“雀屏中选”,后用来比喻选得佳婿或求婚被允。语本《旧唐书·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传》:“(窦毅)谓长公主曰:‘此女(指窦后)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李渊)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意为高祖李渊因射中孔雀而得窦后为妻。→坦腹东床。也作“雀屏中目”。


【典源】《旧唐书·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传》:“ (窦后父) 毅闻之,谓长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

【今译】 唐高祖 (李渊) 皇后窦氏小时聪明伶俐,才貌双全。窦后的父亲窦毅对他的母亲长公主说:“这孩子才貌这样好,不能随便许婚,应当为她找个好丈夫。”于是窦毅在门前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凡是有来求婚的公子,都给两支箭让他射,暗定谁射中孔雀的眼睛,就把女儿嫁给谁。前后求婚的有几十人,都没能射中,李渊也去求婚,两支箭各射中一目,窦毅非常高兴,就把女儿许配给李渊。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选婿。

【典形】 金屏中选、孔雀屏风、屏开金孔雀、中雀、中雀金屏。

【示例】

〔金屏中选〕 明 · 汤显祖 《紫钗记》:“倚青鸾玉镜妆成,对孔雀金屏中选。”

〔孔雀屏风〕 明 · 汤显祖 《牡丹亭》:“无端雀角土牢中,是什么孔雀屏风?”

〔屏开金孔雀〕 唐·杜甫《李监宅》:“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中雀〕 元·郑德辉《倩女离魂》:“俺本是乘鸾艳质,他须有中雀丰标。”

〔中雀金屏〕 明 · 汤显祖 《紫钗记》:“曾中雀金屏,你是个入彀英雄爱先逞。”


【词语雀屏中选】  成语:雀屏中选汉语词典:雀屏中选

猜你喜欢

  • 泛月船

    同“泛槎”。清王夫之《与唐须竹夜话》诗之二:“偶觉空群马,人疑泛月船。”

  • 寒潮泣子胥

    源见“伍胥潮”。表现伍子胥忠心忧国的悲愤之情。清王士禛《姑苏怀古》诗之三:“伤心更有南阳宰,不独寒潮泣子胥。”

  • 借前筹

    同“借箸筹”。唐高適《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诗:“军书陈上策,廷议借前筹。”【词语借前筹】   汉语大词典:借前筹

  • 千金一壶

    同“一壶千金”。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千金一壶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壶,通“瓠”。见“千金一瓠”。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词语

  • 才非唐举知

    源见“蔡泽年寿”。喻指少有大志,非一般人能了解。清吴伟业《赠青溪蔡羽明》诗:“仙是麻姑降,才非唐举知。”

  • 严滩

    同“严陵滩”。唐黄滔《祭先外舅》:“实期归钓严滩,终栖郑谷。”宋陆游《秋夜》诗:“严滩已在眼,早晚放孤舟。”【词语严滩】   汉语大词典:严滩

  • 雀罗吊廷尉

    源见“门可罗雀”。谓感慨门庭冷落。宋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诗:“雀罗吊廷尉,秋扇悲婕妤。”

  • 痴儿公事了

    同“痴儿了公事”。宋辛弃疾《满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韵》词:“痴儿公事了,吴蚕缠绕,自吐余丝。”

  • 持螯手

    源见“持螯把酒”。指善饮者。宋方岳《满江红.九日冶城楼》词:“江欲釂,谈天口,秋何负,持螯手。”明高启《九日与客登虎丘至夕放舟过天平山》诗:“他年何必问谁健,但令不负持螯手。”

  • 篱鷃

    源见“榆枋之见”。喻识浅志小之人。亦用为自谦之辞。战国 楚宋玉《对楚王问》:“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宋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诗:“出门相送亲与友,何异篱鷃瞻云鹏?”【词语篱鷃】   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