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长安西笑

长安西笑

源见“屠门大嚼”。谓渴慕帝都。清 丘逢甲《秋兴次张六士韵》:“未解长安西笑乐,薜萝门外是天涯。”


【典源】 汉·桓谭《新论》:“关东鄙语曰:‘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

【今译】 汉代京城长安繁华富庶,令人向往,函谷关以东的人说,听说长安乐,出门就向西而笑。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仰慕京城,思念朝廷。

【典形】 长安乐、长安西笑、西向笑、西笑、西笑望长安、向长安笑、西笑忆长安、忘西笑、蓬门西笑、轻西笑、出门向西笑。

【示例】

〔长安乐〕 清· 程先贞 《还山春事》:“凭人莫说长安乐,瞽老惟知笑向东。”

〔长安西笑〕 清·丘逢甲《秋兴次张六士韵》之五:“未解长安西笑乐,薜萝门外是天涯。”

〔西向笑〕 唐·骆宾王《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唯余西向笑,暂似当长安。”

〔西笑〕 唐·李白《经乱怕将避地剡中》:“四海望长安,颦眉寡西笑。”

〔西笑望长安〕 清·程先贞 《感遇》:“西笑望长安,高高隔烟树。”

〔向长安笑〕 清·尤侗《别长安》:“出门莫向长安笑,曾在长安望故乡。”


猜你喜欢

  • 素女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五载:传说晋安帝时谢端偶得一大螺,归养之于瓮中,化为一少女为端备食。自言是“天汉中白水 素女”,奉天帝之命,来助端备晨饮。后在风雨中离去。后因以“素女”为天助善人的典故。唐李郢《送

  • 一池黑

    同“池黑”。宋陆游《东斋杂书》诗之五:“霏霏半篆香,湛湛一池黑。”

  • 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翠凤:一种珍奇的鸟。灵鼍( ㄊㄨㄛˊ tuó ):鳄鱼类,俗名“猪龙婆”,皮可蒙鼓。 立起翠凤羽毛装饰的锦旗,树起灵鼍皮制的大鼓。 形容仪仗之盛。语出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

  • 惭凫企鹤

    源见“断鹤续凫”。喻愧对自己短处,羡慕别人长处。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若夫器分有限,智用无涯,或惭凫企鹤,沥辞镌思。”并列 比喻对自己的短处感到惭愧,而羡慕别人的长处。语本《庄子·骈拇》:

  • 尻轮神马

    《庄子.大师宗》:“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成玄英疏:“尻无识而为轮,神有知而作马,因渐渍而变化,乘轮马以遨游,苟随任以安排,亦于何而不适者也。”尻,臀部。庄周设想以臀

  • 犬兔俱毙

    源见“田父之获”。喻同归于尽。《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废帝怒曰:‘德钧父子握强兵,求大镇,苟能败契丹而破太原,虽代予亦可。若玩寇要君,但恐犬兔俱毙。’”主谓 追猎兔子的猎犬与兔子一起毙命。语本《战

  • 材与不材

    参见:木雁

  • 望西陵

    参见:望铜台

  • 埋碧

    源见“苌弘化碧”。咏烈士为国捐躯。柳亚子《七日晨献花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遗冢》诗:“旷代汗青应不朽,两贤埋碧更相连。”

  • 志同道合

    原作“道合志同”。志:志向;道:道路,指信仰。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一致。魏文帝曹丕时,选官不看真才实学,而以门第出身来决定高下。曹植(事迹见前,“下笔成章”条)当时被曹丕幽居在东阿,便上疏曹丕陈述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