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春、夏、秋、冬。 天不说话而四季照常运行,万物照常生长。 比喻为政不在多言。语出《论语.阳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后多引作〔天不言而四时行,百物生〕。《汉书.王吉传
源见“和氏之璧”。借指识才之士。晋葛洪《抱朴子.塞难》:“夫见玉而指之曰石,非玉之不真也,待和氏而后识焉。”亦借指美玉。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晁采琬琰,和氏出焉。”汉扬雄《甘泉赋》:“前殿崔巍兮,和
同“木雁之间”。宋黄庭坚《赠无咎八音歌》诗:“木雁两不居,相期无待游。”
《老子》:“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河上公注:“荣以喻尊贵,辱以喻污浊,知己之有荣贵,当守之以污浊。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流水入深谷也。”因以“知荣守辱”指韬光养晦的处世哲学。三国 魏曹植《潜志赋》:
同“地下修文”。唐司空图《狂题》诗之九:“地下修文著作郎,生前饥处倒空墙。”
同“山阴舟”。明何景明《清溪草堂》诗之四:“何日山阴棹,溪堂见戴逵?”
见“车如流水马如龙”。《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
同“刘阮天台”。唐 吕岩《七言》诗之一〇四:“曾随刘 阮醉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
参见:杨仆移关
郎: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所爱男子的称呼。憔悴:瘦损。 因为思念郎君而面容憔悴,可是一见到郎君又感到羞怯。 旧时形容少女堕入情网的羞怯神态。语出唐.崔莺莺《寄诗》:“自从销瘦减容光,万转千迥懒下床。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