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郑昭宋聋

郑昭宋聋

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楚庄王)使申舟聘(出使)于齐,曰:‘无假道(借路)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你),我伐之。’见犀(申舟之子)而行。及宋,宋止之。华元(宋大夫)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亡国)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乃杀之……秋九月,楚子围宋。”

“郑昭宋聋”,意为郑国明白事理而宋国不明事理。楚王派申舟访齐,路经宋国而不让他向宋借路;同时派公子冯访晋,路经郑国也不让他向郑借路。申舟意识到他得过宋国,郑昭宋聋,情况不同,他自己将遇害。后遂用“郑昭宋聋”表示情况不同,用“宋聋”比喻糊涂不明。

唐.李商隐《五言四十韵》:“下令销秦盗,高谈破宋聋。”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郑昭宋聋,一以免患,一以召祸。”


并列 比喻情况不同。语出《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乃杀之。”杜预注:“昭,明 也。聋,暗也。”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一以免患,一以召祸。况各国竞骛于聪明,而我岸然自安其愚暗,将以求免,不亦难乎?”△多用于因处事不同而结果也不一样。


【词语郑昭宋聋】  成语:郑昭宋聋汉语词典:郑昭宋聋

猜你喜欢

  • 锦衣归

    同“衣锦还乡”。清顾炎武《班定侯投笔》诗:“封侯来万里,老见锦衣归。”

  • 神州赤县

    同“赤县神州”。清李渔《奈何天.师捷》:“把中原厮扰,军声似海涛,看取神州赤县似蜃气潜消。”李大钊《青春》:“神州赤县,古称天之府,胡以至今徒有万木秋声、萧萧落叶之悲,昔时繁华之盛,荒凉废落至于此极也

  • 火尽薪传

    源见“薪尽火传”。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等世代相传。明 寓山居士《鱼儿佛》四出:“仗猛力精心,斩断牵缠,若不是粉碎虚空,终似那痴拳太软,总火尽薪传也。”并列 火虽然灭了,但烧火的木柴却留传给后人。喻创立

  • 为仁不富

    见〔为富不仁,为仁不富〕。述补 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语出《孟子·滕文公上》:“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警世通言》卷25:“施生虽是好人,却是~,家事也渐渐消乏不如前了。”△多用于描写

  • 在得之规

    源见“仲尼垂三戒”。指贪得之心的戒忌。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潘良贵〕晚年力量尤凝定,秦桧势正炎炎,冷处一角,笑傲泉石。作《三戒说》,深以在得之规,痛自警励。”

  • 负弩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相如建言西南夷邛、筰等地可置郡县。“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负弩,谓背负弓箭开道。后因以指迎接贵

  • 陆云笑疾

    《晋书.陆云传》:“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吴平入洛。机初诣张华,华问云何在?机曰:‘云有笑疾,未敢自见。’俄而云至。华为人多姿制。又好帛绳缠须,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己。先是

  • 爪牙

    比喻辅佐君主的文臣武将。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公等或居汉地,或叶周亲; 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 参见:○股肱爪牙【词语爪牙】   汉语大词典:爪牙

  • 穷途泣

    同“穷途恸哭”。宋苏轼《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之九:“临分亦泫然,不为穷途泣。”

  • 狐裘尨茸

    《左传.僖公五年》:“晋士蒍退而赋曰:‘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晋国的士蒍写了一首诗说:“狐裘毛色杂乱,一个国家有三个主人,我究竟要服从谁才好呢?”后以“狐裘尨茸”比喻政令混乱,令人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