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逐莒仆

逐莒仆

左传.文公十八年》:“(莒太子)仆因国人以弑纪公。以其宝玉来奔,纳诸宣王。公命与之邑,……季文子使司寇出诸竟(境)。公问其故。季文子使太史克对曰:‘……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夫莒仆,则其孝敬,则弑君父矣;则其忠信,则窃宝玉矣,其人、则盗贼也,……是以去之。舜举十六相,去四凶,故虞书数舜之功,……舜有大功二十而为天子。今行父虽未获一吉人,去一凶矣。於舜之功,二十之一也。庶几免於戾乎!’”

莒太子仆在莒人协助下,杀了他父亲纪公,带上宫中财宝逃到鲁国,并且把财宝献给鲁宣公。宣公很高兴,就下令赐给他一块土地,要求当天要办好。可是季文子却派司寇把太子仆驱逐出境。宣公问为什么这样做,季文子派太史克回答说:‘仆犯了逆弑君父的滔天大罪;又盗窃了国家财宝,在国法上是不可赦免的。如果您要收留他,就成了一个窝藏犯人的不义之君。所以臣才断然把他驱逐出境。古代舜能重用十六位贤人,同时把四凶放逐到边塞地区,所以“虞书”才记载舜的功业。舜建立了二十种大功才成为天子,如今为臣虽然没有得到一位贤人,总算为国家剷除了一个坏人,和舜的功业相比,是二十分之一。虽然不算有功,大概总可以免掉罪过了吧。后以此为为国除害之典。

后汉书.党锢列传.李膺传》:“执法不挠,诛举邪臣,肆之以法,众庶称宜。昔季孙行父亲逆君命,逐出莒仆,於舜之功二十之一。”


猜你喜欢

  • 舟壑潜移

    源见“藏舟去壑”。比喻世事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北周庾信《思旧铭》:“风云上惨,舟壑潜移”。此指国变。

  • 目空一切

    源见“目无馀子”。形容狂妄自大。《镜花缘》五二回:“但他恃着自己的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眼里。”主谓 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罪臣在为学时,~,自

  • 桃李时

    比喻青春年华。唐陈子昂《感遇诗》之二六: “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 参见:○夭桃秾李

  • 袁安门

    源见“袁安高卧”。泛指高士的门户。北周庾信《谢赵王赍丝布启》:“张超之壁,未足障风;袁安之门,无人开雪。”

  • 陈琳草

    同“陈琳檄”。清宋琬《赠路品王》诗:“十年老矣陈琳草,千里归欤张翰鲈。”

  • 陆绩怀橘

    《三国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拜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后因以“陆绩怀橘”为孝亲的典故。唐李瀚《蒙求》:“胡威

  • 仇香印

    《后汉书.循吏传.仇览传》:“年四十,县召补吏,选为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

  • 道远知骥

    行远路才知马力的好坏,即“路遥知马力”的意思。三国魏曹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其他 比喻人的忠奸真伪经历练可以明辨。三国魏·曹植《矫志诗》:“~,世伪知贤。”△描写日久见人心之语。→路遥知

  • 玉碎

    《南史.王僧达传》:王僧达免官后,颜师伯诣之。僧达慨然曰:“大丈夫宁当玉碎,安可以没没求活!”比喻为保持气节而牺牲。参见“瓦全”条。【词语玉碎】   汉语大词典:玉碎

  • 黄犬书

    源见“黄耳传书”。借指家书。宋陈亮《青玉案》词:“黄犬书来何日许?辋川轻舸,杜陵尊酒,半夜灯前雨。”【词语黄犬书】  成语:黄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