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

战国后期范雎为秦国筹画的一种外交策略,即联合远邦而攻伐邻近的国家。公元前272年,范雎自魏入秦。次年,向秦昭襄王献远交近攻之计。他说,大王您越过韩、魏领土而攻打强齐,不是好计策。出兵少,对齐国不构成威胁;出兵多了,则为秦国所力不能支。得了土地,秦国又不能占有,反而肥了韩、魏。您不如连结远邦而攻伐邻近的国家,所得土地不论多少,都会为秦国所有。现在舍近而攻远,实在是很笨的法子。他的这一建议为秦王所采纳,从而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出典】:

战国策·秦策》三《范雎至秦》:“雎曰:‘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之则害于秦。……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

【例句】:

宋·朱熹《答王南卿》:“在彼不失为远交近攻之计,而外假存亡继绝之名,又足以使之怨我而德彼,亦其狡计之过人也。”


并列 结交距离远的国家,攻打邻近的国家。战国时范睢为秦国制定的一种外交策略。《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也用以泛指待人处世的方法。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其中有的原是文言余孽,借此先来打击当面的白话和翻译的,就是祖传的‘~’的老法术。”△用于交往方面。


解释交:结交,结盟。攻:进攻,攻占。结交远处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本是战国时秦国采用的一种外交策略。后也用来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

范雎本来是魏国人,他随从须贾出使齐国时,受到齐襄王的赏赐,须贾非常生气,以为他把魏国的秘密告诉了齐国。回国后,须贾向魏国的宰相魏齐报告了这事,魏齐将范雎打得半死,扔在厕所里。范雎装死逃出了魏国,化名张禄进入秦国,游说秦昭王。他对秦昭王说:“在对外政策方面,大王不如结交远处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假如这样,那么得到一寸土地您的土地就增加一寸,得到一尺土地您的土地就增加一尺。现在不攻邻近的国家而去攻打远处的国家,恐怕有点不对头啊。”秦昭王在他的建议下攻占邢丘,使魏国主动请求成为秦国的附庸。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秦昭王拜范雎为自己的宰相。

例句

远交近攻是春秋战国时一些诸侯国常用的外交策略。


【词语远交近攻】  成语:远交近攻汉语词典:远交近攻

猜你喜欢

  • 目耕

    读书努力,不因贫困而中止,就好象耕田一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下》:“王韶之家贫而好学,尝三日绝粮,执卷不辍。家人诮之曰:‘困穷若此,何不耕?’王徐答曰:‘我常目耕耳。’”明代毛晋有“目耕楼”

  • 一床锦被遮盖

    元.周密《齐东野语.淮西之变》:“且以王德为都统制,郦琼副之。……及德视事校场,诸将执挝,用军礼谒拜,琼登而言曰:‘寻常伏事太尉不周,今日乞做一床锦被遮盖。’”“一床锦被遮盖”比喻向人请求通融、掩盖。

  • 织锦回文

    《晋书.窦滔妻苏氏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唐.武则天《璇玑图序》

  • 季布折公卿

    《史记.季布列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

  • 沈约愁多

    源见“沈约瘦”。形容极其忧愁苦闷。宋杨亿《无题》诗之一:“沈约愁多徒自瘦,相如意密有谁传?”

  • 潘郎

    源见“潘安貌”。代指情郎。前蜀韦庄《江城子》词之一:“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宋周邦彦《玲珑四犯》词:“秾李夭桃,是旧日潘郎,亲试初艳。”【词语潘郎】   汉语大词典:潘郎

  • 宋墙东畔

    同“宋家东”。宋李吕《临江仙》词:“家在宋墙东畔住,流莺时送芳音。窃香解佩两沉沉。”

  • 雨散云收

    源见“巫山云雨”。指男女欢会事毕。宋周邦彦《青玉案.良夜灯光》词:“玉体偎人情何厚,轻惜轻怜转唧?。雨散云收眉儿皱。”明李日华《南西厢记.堂前巧辩》:“阳台雨散云收。春意徘徊。”并列 ①指雨后转晴。《

  • 哭西州

    源见“羊昙泪”。借指痛悼故友。清黎士弘《至西昌知周栎园先生无恙》诗:“误尽闽南碑下客,无端北望哭西州。”

  • 伐山

    同“伐山语”。明杨慎曾博引旧籍汇成一书,定名为《艺林伐山》。【词语伐山】   汉语大词典: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