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谗言三至

谗言三至

源见“曾参杀人”。谓谗言一多,使人惑乱。三国 魏曹植《当墙欲高行》诗:“众口可以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愤愤俗间,不辨伪真。”


猜你喜欢

  • 褰帷露冕

    《后汉书.郭贺传》载:郭贺为荆州刺史,治有殊政。明帝到南阳巡狩,赐以三公之服,并敕其巡视部属时,“去襜帷,使百姓见其容服”,以彰有德,而示荣宠。后遂以“褰帷露冕”为帝王对有政绩官吏的恩宠之典。唐王维《

  • 青藜照

    同“青藜灯”。清陈鹏年《冬日感怀》诗之二:“直庐夜检青藜照,讲幄朝呈《白虎通》。”

  •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后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形容拿不完,用不尽,非常丰富。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 壶中术

    同“壶公术”。唐吴融《湖州晚望》诗:“他年若得壶中术,一簇汀洲尽贮将。”

  • 郑监门

    源见“流民图”。指反映民间疾苦的人。蒋同超《秣陵冬夜与袁龙友联句三十八韵》:“哀哀此江南,江流有余恨。世无郑监门,绘此新图本。”

  • 三令五申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即后世所传的《孙子兵法》),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勒,约束,统帅。勒兵,指指挥兵士演阵作战)乎?’对曰:‘可。

  • 事与心违

    同“事与愿违”。宋 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清 陈维崧《金菊对芙蓉.姜学在扫墓归过访》词:“相逢暗惹平生恨,西州路,事与心违。”见“事与愿违”。宋·欧

  • 停餐训子

    西汉人隽不疑在汉昭帝时任官,因政绩突出,由青州刺史升任京兆尹。京都官吏、百姓都很敬重他。每当隽不疑到所属各县巡视审案问囚回来,老母亲就问他:“这次有没有被平反的冤案?又有几个死囚得以活命的?”当隽不疑

  • 整冠纳履

    源见“瓜田李下”。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谓无过!而整冠纳履,当避嫌疑者也。”并列 比喻容易招致嫌疑的行为。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

  • 郭璞游仙

    《文选》卷二十一郭景纯(璞)《游仙诗》唐.李善注:“凡游仙之篇,皆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飡霞倒景,饵玉玄都。而璞之制,文多自叙,虽志狭中区,而辞无俗累。见非前识,良有以哉!”晋.郭璞著有《游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