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前“为”( ㄨㄟˋ wèi ):介词。替。后“为”( ㄨㄟˊ wéi ):动词。做。孰:谁。 替谁去做,让谁去听? 此古人因自己的言行不为世人了解而发出的愤慨之语。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明.谭元春《奉郡尊叶公玉壶书》:“但既翩翩而去,又贸贸然而来,与诸生角艺一堂之上,心面相触,笔砚相向。谁为为之?谁令听之?春虽无良,不至颜厚若此!”


猜你喜欢

  •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恒:常。 一个国家,在国外没有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忧惧,经常容易被灭亡。 意谓多难可以兴邦,安逸适足以亡国。语出《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

  • 谏青蒲

    同“伏青蒲”。清黄遵宪《三用前韵》:“无人伏阙谏青蒲,事误都由七尺孤。”

  • 去马来牛

    战国.庄周《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唐.杜甫《秋雨叹》其二:“去马来牛不复辨,清泾浊渭何当分。”杜甫诗意出自《庄子》,“去马来牛”意为河水暴涨,两岸距离

  • 挟山超海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孟子说:“譬如挟持着太山去超越北海,如果对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力量不够,真的做不到。”太山,即泰山。后用以

  • 李公颠

    源见“张公吃酒李公醉”。指移花接木或顶替。清黄遵宪《再述》诗之三:“朝议正为刘氏袒,里优忽唱李公颠。”

  • 希夷驴背稳

    同“陈抟堕驴背”。柳亚子《沈衡山先生七十寿诗》:“希夷驴背稳,一笑华山阳。”

  • 兔角龟毛

    晋.干宝《搜神记》卷六:“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楞严经》卷一:“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兔角龟毛,亦作龟毛兔角

  • 三公梦

    源见“丁固梦松”。将登三公的梦兆。用以咏松。清 丘逢甲《韩山书院新栽小松》诗之二:“何须定作三公梦,且养贞心共岁寒。”

  • 任重道远

    负担沉重,路程遥远。比喻担负的责任既重大又要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曾子在教导他的学生时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又没有毅力,因为他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以在天下实现仁德为己任,能说不重大吗?到死方休,能说

  • 嚼齿

    源见“张巡嚼齿”。形容愤慨之极。宋苏轼《京师哭任遵圣》诗:“奋髯走猾吏,嚼齿对奸将。”【词语嚼齿】   汉语大词典:嚼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