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诽谤之木

诽谤之木

大戴礼记.保傅》:“于是有进善之旌,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

史记.孝文本纪》唐司马贞《索引》注引《尸子》云:“尧立诽谤之木。”

淮南子.主术训》:“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

之木。”

据古史传说,尧舜之时,为了裨补缺失,广开言路,在桥梁边交通要冲之处,设立木牌供人书写谏言。或说设谤木于宫阙之外,供批评进谏者击打。后世沿习,遂以为常。

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幡,欲有进善言者,立于旌下而谈说),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招致)谏者。”《南史.梁武帝纪》:“天监元年,诏于公车府谤木肺石旁各置一函(注:公车府是主管宫庭警卫及臣民上书、官吏征召的官署。在谤林肺石旁设函,类似今之意见箱,凡吏民有议时政者,投于谤木函中;有举荐人才贤能者,投之于肺石函中。肺石,古时设于朝廷门外的石头。民有不平,可击石鸣冤,与后之堂鼓相类)。”


偏正 华表木。相传尧舜时在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在上面写意见,号为“诽谤之木”。《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多用于谏言方面。


【词语诽谤之木】  成语:诽谤之木汉语词典:诽谤之木

猜你喜欢

  • 同气

    源见“同声相应”。喻指志趣相投者。曹亚伯《武昌日知会之破案》:“〔黄冈军学界讲习会〕广结同气,故其宣传甚有力。”【词语同气】   汉语大词典:同气

  • 枕中编

    源见“枕中鸿宝”。指秘籍《鸿宝》、《苑秘书》。明张居正《赠贞庵王孙》诗之一:“白昼果能生羽翼,淮南何羡枕中编?”【词语枕中编】   汉语大词典:枕中编

  • 都俞

    同“都俞吁咈”。宋朱熹《与周参政札子》:“伏维都俞之暇,从容造膝,一为明主极言之,则天下幸甚。”【词语都俞】   汉语大词典:都俞

  • 鱼肠尺素

    同“鱼书”。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鱼肠尺素,凤足数行,书此谢辞,终知不尽。”并列 书信。语本《乐府诗集·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北周·庾信《谢藤王集序

  • 委罪

    推卸罪责,加于别人。《晋书.王裒( ㄆㄡˊ póu 掊)传》:“父仪为文帝司马,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曰:‘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曰:‘责在元帅。’帝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遂引出斩之。”仪:

  • 咬嚼

    精心玩味,反复推敲。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卷二:“有明上人者,作诗甚艰,求捷法于东坡。(东坡)作两颂以与之,其一云:‘字字觅奇险,节节累枝叶,咬嚼三十年,转更无交涉。’”东坡:即苏轼,号“东坡”。【词

  • 青巾校尉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建武九年,‘三月辛亥,初置青巾左校尉官。’十五年,‘改青巾校尉为越骑校尉。’”“青巾校尉”原是东汉时设置的军事官名,后用为典,常代指军队将领。唐.韩翃《送刘将军》:“青巾校尉

  • 周嵩狼抗

    《世说新语.识鉴》:“周伯仁母冬至举酒赐三子曰:‘吾本谓度江托足无所。尔家有相,尔等并罗列吾前,复何忧?’周嵩起,长跪而泣曰:‘不如阿母言。……嵩性狼抗,亦不容于世。……’”东晋时,御史中丞周嵩性格刚

  • 暮云春树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时杜甫在渭北,李白在江东,这两句借两地景物寄托思念之情。后因以“暮云春树”作为表示朋友间思念情深的话。并列 傍晚时的云彩,春季

  • 虞卿双璧

    《史记.虞卿列传》:“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上卿,故号为虞卿。”战国时,虞卿游说赵王,受赐白璧一双,拜为上卿,所以称他为虞卿。后用为贤士受封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