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误读兵书

误读兵书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楚.项梁希望项籍刻苦学习成材。但项籍不学书,又不学剑;虽学兵法,又不专心。后以此用为学而无成之典。

清.王昙《住谷城之明日,谨以斗酒、牛膏、合琵琶三十二弦侑祭于西楚霸王之墓》诗:“谁删本纪翻迁史?误读兵书负项梁。”


猜你喜欢

  • 嫠不恤纬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郑伯如晋,子大叔相,见范献子。献子曰:‘若王室何?’对曰:‘老夫其国家不能恤,敢及王室?’抑人亦有言曰:‘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嫠,寡妇;纬,织物的纬线。寡

  • 九节杖

    《刘根外传》:“汉武帝登少室,见一女子以九节杖仰指日。”《真诰》:“杨羲梦蓬莱仙翁拄九节杖而视白龙。”“九节杖”即仙人所用器具。唐.杜甫《望岳》诗:“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词语九节杖】 

  • 告朔

    源见“爱礼存羊”。谓徒有虚名。廖仲恺《辞财政部长职通电》:“计吏职权,情同告朔。”【词语告朔】   汉语大词典:告朔

  • 柳汁染衣

    旧题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录《三峰集.柳神九烈君》:“李固言未第前,行古柳下,闻有弹指声,固言局之,应曰:‘吾柳神九烈君,已用柳汁染子衣矣,科第无疑。果得蓝袍,当以枣榚祠我。’固言许之。未几状元及第

  • 韦编绝

    同“韦编三绝”。宋陆游《五月十一日夜坐达旦》诗:“读经今日韦编绝,作赋当时铁砚穿。”

  • 鞮译象寄

    源见“象寄译鞮”。借指四方少数民族或边远地区。明唐顺之《重修宜兴县学记》:“其业之精也,则自虞、夏、商、周之典章,鞮译象寄之语言,至于射御摽缦杂服之技,凡可以为国家天下之用者,能贯而通之。”【词语鞮译

  • 折梅逢使

    源见“陆凯传情”。表示怀念远方亲友。明无名氏《四贤记.分歧》:“相知见招,情投漆胶,愿折梅逢使传音耗。”

  • 裂陕

    《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相处于内。”陕,指今河南省 陕县。后遂以“裂陕”为朝廷大臣出任地方长官的典故。南朝 梁江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厌:满足。诲:教导。 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疲倦。语出《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谢觉哉《不惑集.忆叔衡同志》:“(何)叔衡同志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他的诲人,似乎摆

  • 云动风飞

    《韩非子.十过》:“平公提裳而起为师旷寿,反坐而问曰:‘音莫悲于清徵乎?’师旷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