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见利忘义

见利忘义

指遇到私利,就忘掉道义。语出《汉书.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梁书.侯景传》:“岂有万乘之主,见利忘义若此者哉?”唐.王勃《送劼弟赴太学序》:“轻进苟动,见利忘义。”《二刻拍案惊奇.神偷寄兴一枝梅》:“似这等人也算做穿窬小人中的大侠了,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欧阳山《三家巷.二六》:“杨志朴说:‘是呀。流氓政客都是见利忘义的。”


连动 看到有利可图,就不顾良心道德。语本《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二刻拍案惊奇》卷39:“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贬义。多用于写人的为人处事方面。→见钱眼开 见财起意 临财苟得 ↔见利思义 舍生取义 轻财重义 临财不苟


解释看到私利,就忘记了道义。

出处汉书·郦商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郦商是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时的勇将。刘邦死后,郦商又继续服侍汉惠帝和吕太后。吕太后死后,吕氏家族的人准备谋反,大臣们谋划诛杀吕氏。当时,吕家的重要人物吕禄担任京城卫戍部队北军的首领,驻扎在营中,所以大臣们无法控制北军。太尉周勃就派人劫持郦商,命令他的儿子郦寄去诱骗吕禄,因为郦寄和吕禄关系非常要好。吕禄听信了郦寄的话,跟他外出游玩,周勃才得以进入北军军营,进而控制军队,诛灭了吕氏。当时天下之人都说郦寄出卖了朋友。

东汉的班固不太同意这种看法,他在为郦商父子写完传记后评论说:“在孝文帝时,天下之人都认为是郦寄出卖了朋友。所谓出卖朋友,指的是见利忘义。像郦寄的父亲本身是汉家的功臣,同时又被劫持。郦寄的做法,虽然害了吕禄,却安定了国家,保存了君臣之道和父子之道,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近义利令智昏

反义见利思义

例句

吕布是三国勇士,但他的同乡都认为他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词语见利忘义】  成语:见利忘义汉语词典:见利忘义

猜你喜欢

  • 探官茧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探官》载:都中每至正月十五日,造面茧,在馅中放置写有官品的纸签,各人自取面茧,以卜来日官位的高下,故名“探官茧”。后用为卜官的典故。宋范成大《两头纤纤》诗:“两头纤纤探官茧,

  • 家鸡野雉

    《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引《晋书》:“〔庾翼〕书,少时与右军(王羲之,字逸少)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分,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贱家鸡爱野雉(一作“鹜”),皆学逸少书,须吾下当比之。’”后因以“家鸡野

  • 徐甲复生

    晋.葛洪《神仙传.老子》载,传说有徐甲者,自幼为老子佣工,至老子出关时,计欠徐甲佣资七百二十万钱。甲乃诉之关令尹喜,得喜转告后,老子谓甲曰:“汝久应死,是吾以《太玄清生符》与汝,始能至今日。原计至安息

  • 左揖洪崖

    源见“拍洪崖肩”。指求仙慕道。清黄遵宪《和周朗山见赠》:“左揖洪崖右浮丘,招邀群策同力戮。”

  •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42` 见〔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 吉甫

    源见“吉甫颂”。泛指贤能宰辅。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察之上代,则奚斯 吉甫之徒鸣玉鸾于前。”【词语吉甫】   汉语大词典:吉甫

  • 驾乌鹊

    源见“乌鹊填桥”。指七夕乌鹊架桥供牛郎 织女相聚事。清洪昇《金环曲》:“至性由来动彼苍,一夜银河驾乌鹊。”【词语驾乌鹊】   汉语大词典:驾乌鹊

  • 桐乡葬

    参见:桐乡吏

  • 渔阳鼓声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五代刘昫《旧唐书.安禄山传》: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反于范阳,矫称奉恩命以兵讨逆贼杨国忠。”渔阳,唐代郡名、属范阳节度使统辖。安禄山在

  • 钻核售李

    卖李时将核钻透,使人不能得其良种,比喻为人极端自私、吝啬。典出晋王戎事迹。王戎(234-305年),字睿(ruì瑞)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好清谈,为竹林七贤之一。惠帝司马衷时官至尚书令、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