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要言不烦

要言不烦

指讲话简略而又抓住重点。管辂(209-256年),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平原)人。三国魏术士,精通《易》和占卜。一次,何晏邀请他谈论有关《易》的九个难题,并为其谈论折服。当时邓飏也在场,便问管辂:“都说你精通《易》,而为何言语中却一点儿也不涉及《易》的辞义呢?”管辂回答说:“凡是精通《易》的,都不谈论《易》。”何晏很欣赏他的回答,笑着说:“回答得可谓既简炼而又命中要害啊。”

【出典】: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卷29第821页:“辂为何晏所请,果共论《易》九事,九事皆明……时邓飏与晏共坐,飏言:‘君见谓善《易》,而语初不及《易》中辞义,何故也?’辂寻声答曰:‘夫善《易》者不论《易》也。’晏含笑而赞之:‘可谓要言不烦也。’”

【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33回:“我和你们说句要言不烦的话,阃以外将军制之,你们还有什么为难的不成?” 鲁迅《彷徨·高老夫子》:“是的,那--《中国国粹义务论》,真真要言不烦,百读不厌!”


主谓 要,扼要;烦,烦琐。言论、文章简明扼要。《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辂寻声答之曰:‘夫善《易》者不论《易》也。’晏含笑而赞之:‘可谓~也。’”鲁迅《彷徨·高老夫子》:“础翁的大作……‘中国国粹义务论’,真真~,百读不厌。”△褒义。多用于言谈或作文方面。 →言简意赅 片言居要 ↔博士买驴。也作“约言不烦”。


【词语要言不烦】  成语:要言不烦汉语词典:要言不烦

猜你喜欢

  • 斫鼻

    传说古代一个名叫石的匠人能运斧砍掉涂在鼻尖上极薄的白土而不伤鼻,后以“斫鼻”比喻技巧卓越。《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垩

  • 捧心施

    同“捧心西子”。元袁桷《远游》诗:“徒为捧心施,莫学画眉敞。”

  • 褒姒惑周

    褒姒(Bāo Sì包四):褒国姓姒的女人,周幽王宠立为王后,遂失信于诸侯,而导致自己败死。比喻帝王荒淫无道,迷恋女色而祸国害己。周幽王(?——前771年)宠爱褒国进献的姒女,废申后,继立褒姒为王后。褒

  • 一斑半点

    同“豹一斑”。《朱子语类》卷六七:“今人只是知得一斑半点,见得些子,所以不到极处也。”并列 小小的一部分。《朱子语类》卷67:“今人只是知得~,见得些子,所以不到极处也。”△多用于分量很小方面。【词语

  • 却月眉

    唐.杜牧《樊川诗集》四《闺情》诗:“娟娟却月眉,新鬓学鸦飞。”却月眉,又称“却月”形似半月之弯曲状。据明人杨慎《丹铅续录.士眉图》说,唐明皇曾令画工画有十眉图,画了十种美人眉毛的样式,其中之一就是却月

  • 成市虎

    源见“三人成虎”。谓谣言惑众。元耶律楚材《糠孽教民十无益论序》:“予不辨则成市虎矣。不独成市虎,抑恐崔浩、李德裕之徒,一唱一和,撼摇佛教,为患不浅。”

  • 焚书

    源见“焚书坑儒”。指秦始皇焚烧诗书事。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经传佚书》:“先秦徐福入海时,必携古经传同往,此时焚书事未起。”【词语焚书】   汉语大词典:焚书

  • 荆卿歌

    源见“燕市悲歌”。指慷慨悲壮的《易水歌》。亦借指抒发悲壮情怀的歌。唐元稹《说剑》诗:“高唱荆卿歌,乱击相如缶。”

  • 橘里

    源见“千头木奴”。指家乡。宋王沂孙《南浦.春水》词:“何时橘里莼乡?泛一舸翩然,东风归兴。”

  • 弹雀

    源见“隋珠弹雀”。喻大才小用,得不偿失。清黄宗羲《〈淮安戴氏家谱〉序》:“天下之书,最不可信者有二:郡县之志也,氏族之谱也。郡县之志,狐貉口中之姓氏,子孙必欲探而出之,始以贿赂,继之恫喝。董狐、南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