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衣钵相传

衣钵相传

衣指佛教僧尼的袈裟,钵指僧尼的食器。中国佛教禅宗的师徒传授便是以这两种物品为表征的,因此称为“衣钵相传”,后泛指师徒之间的继承关系。出自菩提达摩的事迹。菩提达摩(?-528或536年),相传为南天竺人。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人。南朝宋末泛海到广州,又往北魏洛阳。后住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进行禅修。后遇慧可,授以《楞伽经》四卷。慧可承受了他的心法和衣钵,成为禅宗二祖。以后这套衣钵便成为禅宗门中继承关系的主要信物。

【出典】:

旧唐书》卷191《神秀传》5109页:“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伽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例句】:

清·李汝珍《镜花缘》60回:“世上既有‘缠足大仙’,自然该有‘赤足小仙’,这是衣钵相传,亦非偶然。” 清·佚名《仙侠五花剑》11回:“他娘知道她将来是个胜于其母的俏女,便从她垂髫的时候,把自家的衣钵一一传授于她,十三岁学得琵琶,就有人不惜重金梳栊而去。”


主谓 衣,指僧尼穿的袈裟;钵,指僧尼化缘的盛具。中国佛教禅宗师父将道法传授给徒弟时,常常行授予衣钵的仪式。语本《旧唐书·神秀传》: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后泛指师徒间思想、学术、技艺等方面的继承。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其所以~,为希学之正统者,盖有由也。”△现多用于学说、技术的师徒传授。


【词语衣钵相传】  成语:衣钵相传汉语词典:衣钵相传

猜你喜欢

  • 乘骢马

    源见“避骢马”。借指侍御史。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二:“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

  •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藏在内心深处,哪有一日忘怀?语出《诗.小雅.隰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世说新语.仇隙》:“孙秀既恨石崇不与绿珠,又憾潘岳昔遇之不以礼。后秀为中书令,岳省内见之,因唤曰:‘孙令,忆畴昔周旋否?’

  • 无事炊

    参见:犀首无事

  • 如弦直

    同“直如弦”。唐杜甫《写怀》诗之一:“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

  • 负壶灌区

    卫国的五大夫背负水壶浇灌韭菜地,全用人力,不用机械,表现了反朴归真,毫无机巧之心的道家思想。汉代刘向《说苑.反质》:“卫有五大夫俱负缶而入井,灌韭,终日一区。邓析过,下车为教之曰:‘为机重其后,轻其前

  • 屈节廉公

    源见“负荆请罪”。指顾全大局、知过必改的人。晋潘岳《西征赋》:“出申威于河外,何猛气之咆勃;入屈节于廉公,若四体之无骨。”

  • 张仪舌在

    同“张仪舌”。清汪懋麟《沁园春.赠次功》词:“问张仪舌在,何难定霸;班生笔好,有日封侯。”【典源】《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壁,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

  • 坐而待毙

    同“坐以待毙”。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善良之民,坐而待毙。”见“坐以待毙”。茅盾《子夜》12:“他说明了消极的‘自立政策’——不仰赖银钱业的放款,就等于~;只有先战胜了老赵,打破了老赵指挥下

  • 目濡耳染

    见“耳濡目染”。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不学以能。”【词语目濡耳染】  成语:目濡耳染汉语大词典:目濡耳染

  • 尺素托黄犬

    源见“黄耳传书”。谓传递书信。宋黄庭坚《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南枝喜鸣鹊,尺素托黄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