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蒹葭倚玉树

蒹葭倚玉树

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曹叡)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蒹葭,芦苇,是俗贱之物,用以比毛曾;玉树,高贵美好之物,用以比规格负一时重望的夏侯玄。“蒹葭倚玉树”,常用比喻两人美恶相差太远,放到一处极不相称。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小女娇痴慕学,得承高贤不弃,今幸结此良缘,兼葭倚玉,惶恐,惶恐。”


主谓 芦苇倚靠槐树一起生长。比喻两个极不相称的人处在一起,相差很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贬义。多用于表示两者间差别悬殊。→驽骥同辕 ↔半斤八两。也作“蒹葭倚玉”、“蒹葭玉树”。


【典源】 《三国志·魏书·夏侯玄传》:“玄字太初。少知名,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尝进见,与皇后弟毛曾并坐,玄耻之,不悦形之于色。明帝恨之,左迁为羽林监。”《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 (jianjia) 倚玉树。’”

【今译】 三国魏夏侯玄字太初,年少时即有声名,二十岁任散黄门侍郎。一次夏侯玄进见,魏明帝让他与皇后弟毛曾坐在一起,夏侯玄以此为耻,面露不悦。当时人称这是“蒹葭 (芦苇一类的水草) 倚傍玉树。”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二人相比,美恶相去甚远; 也以“倚玉”等自谦与他人共事。

【典形】 寒葭思倚玉、蒹葭琼树、琼树倚、身倚玉、偎琼树、倚玉、倚玉蒹葭、玉树扶枯蒹、玉树连、惊玉树、枯葭惭玉树。

【示例】

〔寒葭思倚玉〕 宋·舒雅《答钱少卿》:“每见寒葭思倚玉,忽临秋水得双鱼。”

〔蒹葭琼树〕唐·白居易《和微之道保生三日》:“但恐持相并,蒹葭琼树枝。”

〔琼树倚〕 唐·令狐楚《省中直夜对雪寄李师素》:“静怀琼树倚,醉忆玉山颓。”

〔身倚玉〕 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何由身倚玉,空睹翰飞琼。”

〔倚玉〕 唐· 韩愈《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

〔倚玉蒹葭〕 明·汤显祖 《牡丹亭》:“恨单条不惹的双魂化,做个画屏中倚玉蒹葭。”

〔玉树扶枯蒹〕 清·唐孙华《次韵酬宫恕堂》:“望衡今幸得好友,聊凭玉树扶枯蒹。”

〔玉树连〕 唐·王维 《哭祖六自虚》:“谬合同人旨,而将玉树连。”


【词语蒹葭倚玉树】  成语:蒹葭倚玉树汉语词典:蒹葭倚玉树

猜你喜欢

  • 一壶千金

    《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陆佃解:“壶,匏也。佩之可以济涉,南人谓之腰舟。”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金元好问《续夷坚志.救熏死》:“芦菔细物,活人

  • 孙敬闭户

    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入学,闭户牖,精力过人,太学号曰‘闭户先生’。”(据《太平御览》卷一八四引)又,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常闭户,号为闭户先生。”(

  • 志吐盗泉

    源见“不饮盗泉”。表示决心远离邪恶,保持清白节操。《旧唐书.赵隐王徽等传论》:“徽志吐盗泉,脱身虎口,功名不坠,君子多之。”

  • 口壅若川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后因以“口壅若川”喻禁舆论之害。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夫心险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欢谐之言无方。”主谓 壅,

  • 大笔

    同“大手笔”。《新唐书.崔融传》:“朝廷大笔,多手敕委之,其《洛出宝图颂》尤工。”【词语大笔】   汉语大词典:大笔

  • 伐毛换髓

    源见“伐毛洗髓”。削去旧的毛发,换去旧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明梅鼎祚《昆仑奴》四折:“你此去伐毛换髓,变性逃形,我何处会得你着?”并列 削去原来的毛发,换掉原来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旧的面貌。

  • 欧风美雨

    清.秋瑾《光复军起义檄稿》之二:“欧风美雨,咄咄逼人,推原祸始,是谁之咎?”“欧风美雨”用以比喻欧美西方传入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鲁迅《南腔北调集.〈‘总退却’序〉》:“‘五四’以后的短篇里却大抵是新的

  • 怨天尤人

    怨恨命运,责怪别人,埋怨一切。孔子说,没人能了解我呀!子贡问他,这是为什么呢?孔子答道,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知道我的,只有老天吧!【出典】:《论语·宪问》:“

  • 雷鸣瓦釜

    同“瓦釜雷鸣”。宋辛弃疾《水龙吟.用瓢泉韵》词:“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见“瓦釜雷鸣”。宋·辛弃疾《水龙吟·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兼简诸葛元亮》:“倩何人与问:‘~,甚黄钟哑?’”【词语雷鸣瓦釜

  • 相如投赋

    参见“狗监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