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茅茨( ㄘˋ cì ):用茅草覆盖的屋。翦:修饰。采椽( ㄔㄨㄢˊ chuán ):用栎木或柞木做的椽子。斫( ㄓㄨㄛˊ zhuó ):砍削。 形容住室质朴简陋。语出《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唐.张九龄《景龙观山亭集送密县高賛府序》:“自吾君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既抑华而务实,将设教以垂范。”也引作〔采椽不斫,茅茨不翦〕。《史记.李斯列传》:“尧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斫,茅茨不翦,虽逆旅之宿,不勤于此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采椽茅茨,足御寒暑、蔽风雨而已。及其后世,采椽不斫,茅茨不翦,无斫削之事,磨砻之功。”


其他 茅茨,用茅草覆盖的屋。翦,修饰。采椽,用栎木或柞木做椽子。斫,砍削。形容住室质朴、简陋。汉·韩婴《韩诗外传》:“吾君有治位之堂,土阶三等,~,犹以谓为之者劳,居之者泰。”△用于居住方面。→茅茨土阶 ↔金碧辉煌。 也作“采椽不斫,茅茨不翦”、“茅茨不翦”、“茅茨不翦,采椽不刮”、“茅屋采椽”。


【词语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成语: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汉语词典: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猜你喜欢

  • 天堑变通途

    天堑( ㄑㄧㄢˋ qiàn ):天然的不可逾超的壕沟。堑,壕沟。古称“长江”为天堑,《隋书.五行志下》:“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通途:畅通的大道。 古来号称天堑的长江,如今变成往来交通的大道

  • 蛮触争蜗涎

    同“蛮触交争”。赵朴初《读朱委员长泸州诗敬作》诗:“旧时袍泽同盟侣,化为蛮 触争蜗涎。”

  • 复礼克己

    见“克己复礼”。《晋书·李充传》:“非仁无以长物,非义无以齐耻,仁义固不可远,去其害仁义者而已。力行犹惧不逮,希止邈以远矣。室有善言,应在千里,况乎行止,~。”【词语复礼克己】  成语:复礼克己

  • 相如壁

    同“相如四壁”。清 林崧祁《花朝柬陈绩斋》诗:“萧萧风雨相如壁,落落乾坤太白楼。”

  • 因循

    遵照旧的习惯和规章不改变。《汉书.冯立传》:“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今多用为贬义,意为墨守成规,不求革新。如“因循守旧”。【词语因循】   汉语大词典:因循

  • 当垆卓女

    源见“文君沽酒”。借指卖酒女郎。唐元稹《和李校书题新乐府十二首.西凉伎》:“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

  • 感虎渡河

    《后汉书.儒林传》:“刘昆……举孝廉,不行,遂逃,教授于江陵。光武闻之,即除为江陵令。时县连年火灾,昆辄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征拜议郎,稍迁侍中、弘农太守。先是崤、黾驿道多虎灾,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

  • 扶东倒西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一《中兴至今日人物上》:“张魏公(浚)才极短,虽大义极分明而全不晓事,扶得东边,倒了西边;知得这里,忘了那里。”喻自己无主见,随人意转移。并列 东边扶起,倒向西边。比喻人没有主

  • 斗印

    同“金印如斗”。金 刘中《冷岩公柳溪》诗:“斗印轻抛系肘金,故园风物动归心。”【词语斗印】   汉语大词典:斗印

  • 唇辅相连

    同“唇亡齿寒”。清蒋士铨《桂林霜.幕议》:“此诚不足患,却是吴三桂坐拥雄藩,将来必倡大乱,广西唇辅相连,但恐封疆延祸矣。”主谓 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语出《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