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绣衣持斧

绣衣持斧

汉武帝时,在泰山、琅玡等郡发生了百姓聚众造反等事件,地方官府缉捕镇压不力。汉武帝派遣暴胜之等人,以直指使者身分穿上锦绣官袍,手执利斧,率兵镇压。“直指”意为处事公正,不循私情;“绣衣”表示朝廷派遣的尊宠近臣。后因以“绣衣”或“持斧”作为御史的代称。

【出典】:

汉书》卷6《武帝纪》204页:“泰山、琅玡群盗徐敦等阻山攻城,道路不通。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杖斧分部逐捕。”另《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725、726页:“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武帝所制,不常置。”服虔注曰:“指事而行,无阿私也。”颜师古注曰:“衣以绣者,尊宠之也。”

【例句】:

唐·王维《送丘为往唐州》:“朝端肯相送,天子绣衣臣。” 唐·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帏趋。” 唐·岑参《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 唐·刘长卿《李侍御河北使回至东京相访》:“却讶绣衣人,仍交布衣士。” 唐·韦应物《送陆侍御还越》:“绣衣过故里,骢马辉四邻。” 唐·杨巨源《太原赠李属侍御》:“春风走马三千里,不废看花君绣衣。” 唐·杜牧《许七侍御弃官东归》:“天子绣衣吏,东吴美退居。” 唐·罗隐《淮南送卢端公归台》:“朱绂两参王俭府,绣衣三领杜林官。” 宋·葛胜仲《临江仙》:“九天持斧客,来作绣衣人。” 元·萨都剌《上内台治书阿鲁图立先莹石》:“獬豸峨冠侍紫皇,绣衣玉斧破炎荒。” 清·袁枚《寄西川方伯徐芷亭同年五十四韵》:“屏藩龙节重,玉斧绣衣鲜。”


猜你喜欢

  • 蓝桥仙境

    源见“蓝桥”。指仙女居处。亦指男女嫁娶之地。宋无名氏《百字谣.贺人娶姑女》词:“太真姑女,问新来、谁与欢传玉镜。莫恨无人伸好语,人在蓝桥仙境。”

  • 鸿印

    同“鸿爪雪泥”。清 屠瑞霞《绮罗香.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词:“断句残篇,珍重昔年鸿印。”【词语鸿印】   汉语大词典:鸿印

  • 河溃蚁孔

    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八百里炙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王武子(济)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

  • 篱鷃

    源见“榆枋之见”。喻识浅志小之人。亦用为自谦之辞。战国 楚宋玉《对楚王问》:“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宋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诗:“出门相送亲与友,何异篱鷃瞻云鹏?”【词语篱鷃】   汉语

  • 金闺籍

    《文选》卷三十南朝齐.谢玄晖(眺)《始出尚书省》:“惟昔逢休明,十载朝云陛。既通金闺籍,复酌琼筵醴。”唐.李善注:“金闺,即金门也。《解嘲》曰:‘历金门,上玉堂。’应劭《汉书注》曰:‘籍者,为二尺竹牒

  • 洗脚上船

    《三国志.吕蒙传》“劝权夹水口立坞”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孙权〕欲作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脚入船,何用坞为?’”后以“洗脚上船”谓舟行极为便利。宋岳珂《桯史.郭倪自比诸葛亮》:“君所谓洗

  • 六鳌

    源见“龙伯钓鳌”。指传说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借指担负重任者。唐李白《登高丘而望远海》诗:“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明夏完淳《代人赠镇府》诗:“六鳌还镇澥,八柱独承天。”【词语六鳌】   汉语大词

  • 闻弓雁惊

    源见“空弦落雁”。称赞箭艺精湛。唐元稹《遣行》诗之二:“射叶杨才破,闻弓雁已惊。”

  • 鼠肝虫臂

    《庄子.大宗师》:“俄而子来有病,……子犁往问之,……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春秋时,子来生病快要死了,他的朋友子犂前来探望。子犂倚着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