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绝妙好辞

绝妙好辞

世说新语.捷晤》:“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是“绝妙好辞”四字的隐语,蔡邕题碑是暗赞碑文撰写之妙,兼诵孝女曹娥的事迹。

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唐.苏颋《刑部尚书韦抗神道碑》:“衔凄固托,抚疾何成,愧不得绝妙好辞,披文而相质耳。”


偏正 文章词句极为精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也。’”△褒义。多用于对文章精妙词句的称赞。→沉博绝丽。也作“绝妙好词”。


【典源】《琱玉集·聪慧》 引 《语林》:“杨修字德祖,魏初弘农华阴人也,为曹操主簿。曹公至江南,读曹娥碑文,背上别有八字。其辞云:‘黄绢幼妇,外孙蒜臼。’曹公见之不解,而谓德祖:‘卿知之不?’德祖曰:‘知之。’曹公曰:‘卿且勿言,待我思之。’行卅里,曹公始得,令祖先说,祖曰:‘黄绢,色丝,绝字也。幼妇,少妇,妙字也。外孙,女子,好字也。蒜臼,受辛,辤(辞) 字也。谓绝妙好辞。’曹公笑曰:‘实如孤意。’俗云: 有智无智隔卅里,此之谓也。”《世说新语·捷悟》亦载,作“��(ji) 臼”或“齑臼”。

【今译】 杨修字德祖,任曹操主簿。一次与曹操同行,见路边有曹娥碑,碑背上有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曹操不明白,而杨修已明,行出三十里后,曹操才解出。曹让杨先说,杨修说:“黄绢即是带色的丝,为‘绝’字。幼妇即是少女,为‘妙’字。外孙即是女儿的儿子,为‘好’字。齑臼,是承受辛辣之物,为‘辤(辞)’字,合起来为‘绝妙好辞’。相传此八字为蔡邕所题。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诗文美妙高超。

【典形】 曹娥碑、曹家碑背、丰碑黄绢、黄绢、黄绢歌诗、黄绢字、齑臼、绝妙辞、看碑解暗疏、色丝、色丝文、识受辛、外孙齑臼、杨修见幼妇、幼妇词、幼妇外孙、黄绢寻碑、幼妇镌辞、黄绢语、擅色丝、幼妇新词、求幼妇、幼妇着黄绢、名映色丝、黄绢词、幼妇篇、幼妇碑。

【示例】

〔曹娥碑〕 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曹家碑背〕 唐·白居易《代谢好答崔员外》:“别后曹家碑背上,思量好字断君肠。”

〔丰碑黄绢〕宋·范成大《太宜人程氏挽辞》之二:“吉梦青衣卜,丰碑黄绢辞。”

〔黄绢〕 唐·白居易《赋赋》:“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

〔黄绢歌诗〕 唐·杜牧《将赴池州道中作》:“青阳云水去年寻,黄绢歌诗出翰林。”

〔黄绢字〕 唐·李商隐《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山下只今黄绢字,旧痕犹堕六州儿。”

〔齑臼〕 宋·辛弃疾《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绝妙辞〕 清·黄景仁《赠杨荔裳》之四:“元瑜笔札仲宣诗,众手传观绝妙辞。”

〔看碑解暗疏〕 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五:“覆句能悬记,看碑解暗疏。”

〔色丝〕 唐·杨炯《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蔡中郎之女子,早听色丝。”

〔色丝文〕 唐·赵嘏《题曹娥庙》:“文字在碑碑己堕,波涛辜负色丝文。”

〔识受辛〕 清·黄鷟来《赠姚君山》之五:“高文黼黻自垂身,齑臼碑传识受辛。”

〔外孙齑臼〕 清·黄遵宪《浪华内田九成以所著》之四:“外孙齑臼始曹娥,后起辞工数老坡。”

〔杨修见幼妇〕 唐·寒山《下愚读我诗》:“杨修见幼妇,一览便知妙。”

〔幼妇词〕 清·王士禛《昭阳舟中读闺秀徐幼芬遗诗》:“自来学得谢公棋,博士风流幼妇词。”

〔幼妇外孙〕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幼妇外孙,可以披文相质。”


【词语绝妙好辞】  成语:绝妙好辞汉语词典:绝妙好辞

猜你喜欢

  • 亡猿灾木

    同“亡猿祸木”。王闿运《〈桂阳州志〉序》:“覆鹿遗蕉,亡猿灾木,非敌非寇,自倾自覆。”见“亡猿祸木”。【词语亡猿灾木】  成语:亡猿灾木汉语大词典:亡猿灾木

  • 苏卿卧雪

    同“苏卿啮雪”。明徐孚远《交行摘稿.舟中杂感》诗之七:“苏卿卧雪穷边日,汉将挥戈出塞时。”

  • 太公八十遇文王

    《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文王)。西伯将出猎……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悦曰:‘自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

  • 棘刺沐猴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一称狝猴,亦即沐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王因以三乘(指给制猴者优厚的俸禄)养之。右御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同宴)之斋。今知王

  • 中窾

    源见“庖丁解牛”。谓切中要害。《东周列国志》七三回:“〔伍员〕勇壮非常,与寡人筹策国事,无不中窾,是其贤也。”亦谓恰当,合适。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柴可为扉也。取柴之入画者为之,使疏密中窾,则同

  • 飞凫舄

    源见“王乔凫舄”。指会飞的仙鞋。南朝 梁沈约《和谢宣城》:“王乔飞凫舄,东方 金马门。”后亦借指官员。唐卢照邻《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赠柳九陇》诗:“寄言飞凫舄,岁晏共联翩。”【词语飞凫舄】   

  • 南八不屈

    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三《张中丞传后序》:“(张)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事参见《新唐书.张巡传》。南八,即南霁云。唐人称呼人习惯于称排行,南霁云排行第八,故称。唐将南霁云从张巡

  • 鲲鹏翼

    源见“鲲鹏展翅”。喻指远大的抱负。清陈维崧《念奴娇.乙巳中秋》词:“一别凄然,吾生可惜,塌尽鲲鹏翼。”

  • 吁俞

    同“都俞吁咈”。宋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 夏 商周之书。”【词语吁俞】   汉语大词典:吁俞

  • 昭王台

    源见“黄金台”。谓帝王招纳贤士英杰之处。清王摅《和吴汉槎就讯刑部》:“太息无人延国士,昭王台废已荒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