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约定俗成

约定俗成

原意是指事物的名称是依据人们的共同意向而制定,因而为人们承认和遵守。后则泛指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某种事物的名称、形式或某种社会习俗。荀卿认为,事物的名称并不是本来就合宜的,而是由人们互相约定一个名称,约定了,用惯了,就认为这一个名称是合宜的,而与约定的名称不同的就认为是不合宜的。什么名称代表什么实物,并不是一开始就固定的。大家约定用这一名称命名这一实物,用惯了,也就成了它的名字了。名字无好坏之分,只要明白易懂、不易产生误解,就是好名称。

【出典】:

《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例句】:

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并列 约定,共同议定;俗成,因大家的习惯而自然形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某种社会风俗,最初由一些人相约命定,沿用既久,遂为社会公认。语出《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刘心武《京漂女》:“‘京漂’之间有些~的‘漂规’,凡还没出道尚在挣扎中的‘漂哥’‘漂妹’常常互献信息,以备选用,也算是相濡以沫,‘有饭大家吃’,一种人际温情吧。”△多用于社会习俗或事物名称方面。→相沿成习


解释指某种名称或习惯,因广大群众长期习用,为社会所公认而固定下来。

出处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韩非子、李斯皆其学生。他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各家之长,撰成《荀子》一书,表达了自己在哲学、逻辑、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独特见解。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

在《荀子·正名》篇中,荀子探讨了确定事物名称的原则。他认为,事物的名称本有好多种叫法,至于哪种最合适,本身并没有什么道理。事物是通过约定的方式为之命名的,大家都承认的,就是合适的。不同于大家的约定,不为大家所承认的,就是不合适的。

近义相沿成习

例句

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


【词语约定俗成】  成语:约定俗成汉语词典:约定俗成

猜你喜欢

  • 江陵种橘

    源见“千头木奴”。指为后代积蓄维持生计的家产。唐李商隐《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母者他日过其门》诗:“江陵从种橘,交 广合投香。”事觉母者,据纪昀说,当作“事毋觉者”。

  • 孝先眠

    源见“孝先便腹”。借指贪睡。清尤侗《同史及超太史张伯升明府天士家兄集周裕斋广文斋中》诗:“客散一帘风雨后,北窗正可孝先眠。”

  • 济川心

    源见“傅说霖”。指担负国家重任的抱负。唐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 从谏如转圜

    转圜( ㄩㄢˊ yuán ):转动圆体器物。比喻便易迅速。 顺从规劝好象转动圆体器物一样。 表示接受意见非常爽快。语出《汉书.梅福传》:“昔高祖纳善若不及,从谏若转圜。”颜师古注:“转圜,言其顺

  • 唐举相

    《荀子.非相》:“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史记》卷七十九《蔡泽列传》:“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而从唐举相,曰:‘吾闻先生相李兑,曰:“百日之

  • 国狗

    比喻妒害贤能的权贵幸臣。《左传.哀公十二年》:“国狗之瘈,无不噬也。”瘈( ㄓˋ zhì 至):狗发狂。【词语国狗】   汉语大词典:国狗

  • 鸢跕水

    《后汉书.马援传》:“援乃击牛酾酒,劳飨军士。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概多大志……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唐.

  • 上蔡牵黄犬

    同“上蔡苍鹰”。宋陆游《书文稿后》诗:“上蔡牵黄犬,丹徒作布衣。苦言谁解听,临祸始知非。”

  • 无二诺

    源见“一诺千金”。称誉信守诺言。唐魏徵《述怀》诗:“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词语无二诺】   汉语大词典:无二诺

  • 魏舒能

    源见“魏舒画筹”。指魏舒善射。北周庾信《北国射堂新成》诗:“直知王济巧,谁觉魏舒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