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秀色可餐

秀色可餐

文选》卷二八陆士衡(机)《日出东南隅行》诗:“美目扬玉泽,蛾眉象翠翰。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此是描写秦氏女罗敷的美貌。

《山堂肆考.美妇》引《南部烟花录》:“隋炀帝每视御女吴绛仙,谓内侍曰:‘古人谓秀色若可餐,绛仙者,可以療饥矣。’”

“秀色可餐”,极赞妇女容色美丽,也可以形容山川秀丽,或形容花的秀美。

幼学琼林》卷二“女子”:“张丽华发光可鉴,吴绛仙秀色可餐。”宋.辛弃疾《临江仙.探梅》:“賸向青山餐秀色,为渠着句清新。”宋.欧阳修《菊》诗:“煌煌正色秀可餐。”


主谓 秀色,美丽的容色。形容女子相貌极其美丽。语本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钱钟书《围城》:“鲍小姐~,你看饱了不用吃饭了。”也用以形容景物秀丽,可以使人忘记饥饿。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引李质《艮岳赋》:“森峨峨之太华,若秀色之可餐。”△多用于描写景物及女子姣美容貌。→闭月羞花花容月貌 天边风月 ↔秀而不实 东施效颦。也作“秀色堪餐”。


极其赞美女子的美貌为 “秀色可餐”。 “秀色”即言 “美色”。《汉书·贾谊传》: “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颜师古注:“秀,美也。”妇女的头发好看,即谓 “秀发”。

为什么说秀色 “可餐”呢?

这当然是借味觉的满足,来形容视觉满足的一种比喻说法。不仅如此,男女之间相互的思慕,有时会像有饥饿感一样,故曰秀色“可餐”。这种心理状态, 《诗经》里就曾描写过。 《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 ( nì) 如调饥。”惄与 “愵”通。 《经典释文》引《韩诗》作 “愵”。 《尔雅·释诂》: “惄,思也。”《说文·心部》:“愵,忧貌。”忧、思义近。调与 “朝”通, 《毛传》: “调,朝也。”直言假借。《尔雅·释诂》: “朝,早也。”诗言未见君子 ( 心上人) ,忧思难耐,如早上饥意难忍。这便是 “秀色”之 “可餐”的道理。


【词语秀色可餐】  成语:秀色可餐汉语词典:秀色可餐

猜你喜欢

  • 梦境迷

    同“梦魂相觅”。清黄遵宪《病中纪梦述寄梁任父》诗:“何时睡君榻,同话梦境迷?”

  • 弓裘袭艺

    同“弓冶相承”。唐元稹《赠王承宗侍中》:“海 岱孕灵,弓裘袭艺。诗书礼乐,禀训于祖先。”【典源】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今译】《礼记》中讲,锻冶能手的儿子,一定

  • 旋毛在腹

    《尔雅.释畜》:“回毛在膺,宜乘。”《注》引樊光曰:“伯乐相马法,旋毛在腹下如乳者,千里马也。”伯乐相马法之一是马腹有旋毛如乳是千里马的标志。后遂用为咏千里马之典。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伯

  • 丧斧

    源见“资斧”。又《易.巽》:“丧其资斧。”高亨注:“资,货也;斧,铜币之作斧形者。资斧犹言钱币也。”谓失去行旅之费。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滨海小民,无所得食,逃至南洋、美洲诸地,鬻身为奴

  • 观过知仁

    《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后以“观过知仁”谓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汉书.孝昭上官皇后传》:“燕王大喜,上书称:子路丧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子路

  • 辞王吉

    源见“东家枣树”。指休妻去妇。唐戴叔伦《去妇怨》诗:“忽辞王吉去,为是秋胡死。”

  • 桃李之馈

    源见“投桃报李”。指送礼。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六》:“至其后世,不能以德而勤于法,故有吹毛求疵,诋欺无限,桃李之馈,集以成事。”偏正 原指相互间馈赠礼品。后引申指馈送礼品,接受贿赂。语本《诗经·大

  • 离黍之悲

    源见“离愁黍”。谓亡国的悲痛。黄墨谷《李清照评论》:“南渡后,词人既有故国离黍之悲,又有悼亡之疼。”

  • 赏心乐事

    谓使内心喜悦,快乐安适的事。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宴,穷欢愉之极。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彦:美士。并列

  • 三釜慰慈亲

    源见“三釜养”。谓孝养父母。宋王令《送庭老罢尉金坛》诗:“莫叹一官淹圣代,聊将三釜慰慈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