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项羽本纪》:“(按:以下所引为鸿门宴上事)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行,重大的行动;细谨,指细微谨慎小的礼节),大礼不辞小
源见“我白君元”。指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明 许时泉《同甲会》诗:“虽文如元 白,武若李 郭,亦不能忘此脂粉气。”亦泛指诗友。骆鹏《寄怀师农》诗:“元 白卜邻曾有约,太平身世渺难期。”【词语元白】
源见“潘安白发”。借以感叹功业无成,未老先衰。宋毛滂《踏莎行.追往事》词:“尊俎全稀,风情终较,安仁老也谁知道!”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 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
源见“祖龙”、“焚书坑儒”。指秦始皇焚书坑儒。《聊斋志异.书痴》:“异史氏曰:天下之物,积则招妒,好则生魔:女之妖,书之魔也。事近怪诞,治之未为不可;而祖龙之虐,不已惨乎!”偏正 祖龙,秦始皇。秦始皇
源见“兰亭会”。指王羲之、谢安等在兰亭集会的群贤。亦借指高朋酒友。清毛奇龄《上巳与故人》诗:“可怜修禊兰亭侣,正值流觞洛水边。”
源见“拔才岩穴”。借指出身微贱的大臣。唐李白《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诗:“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歘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同“朝衣东市”。唐杜牧《河湟》诗:“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箭不西巡。”
同“爨下劳薪”。清钱谦益《费县道中》诗之三:“枥中马老空知道,爨下车劳枉作薪。”
《礼记.中庸》宋朱熹题解:“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原谓中庸之道适得其中而无偏颇之弊,后常用于指不偏袒任何一方。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在现今的世上,要有不偏不倚的公论,本来是一种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