眸子瞭眊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焉?’”东汉.赵歧注:“瞭,明也。眊者,蒙蒙目不明之貌。”
孟子认为看人要看他的眼,眼亮则人心正直,眼昏暗则人心邪恶。后遂用为判别正邪之典。
唐.韩愈《荐士》:“孟轲分邪正,眸子看瞭眊。杳然粹而清,可以镇浮躁。”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焉?’”东汉.赵歧注:“瞭,明也。眊者,蒙蒙目不明之貌。”
孟子认为看人要看他的眼,眼亮则人心正直,眼昏暗则人心邪恶。后遂用为判别正邪之典。
唐.韩愈《荐士》:“孟轲分邪正,眸子看瞭眊。杳然粹而清,可以镇浮躁。”
同“厉兵秣马”。《新唐书.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见“厉兵秣马”。《新唐书·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牍(dú独):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此典指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牍,求得任用之事。后以此典指向帝王上书、呈奏和求得任用。东方朔(前154——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县)人,性诙谐滑稽,善辞赋,
如狼之暴。形容酷吏。汉代王褒《四子讲德论》:“处位而任政者,皆短于仁义,长于酷虐,狼挚虎攫,怀残秉贼。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慑伏。”挚:通“鸷”,凶猛。攫:夺取。
谓无才能。《史记.李斯列传》:“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司马贞《索隐》,“言禽兽但知视肉而食之,庄子及苏子曰:‘人而不学,譬之视肉而食。’”又指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
源见“坐拥百城”。形容藏书之富,嗜书之深。杨锡章《和鵷雏杂兴》诗:“百城书拥蟫真乐,满院花香蝶不如。”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孽臣奸隶,蠹居棋处。”奸臣恶吏如蠧居棋布一样。喻邪恶之徒深入社会,散布各处。主谓 比喻坏人隐蔽深,分布广。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孽臣奸隶,~,摇毒自防,外顺内悖。”※
同“吕虔刀”。清毛奇龄《甬上段长史枉过阙候值其初度奉寄此诗》:“解佩惭无吕氏刀,荒亭未设休源榻。”
北宋哲宗时朝臣因论道论政不同,有洛党、蜀党、朔党之分,称为“元枯三党”。“朔党”以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为首。宋代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类.元祐三党》:“洛党,程颐为领袖,朱光庭、贾易为羽翼;蜀党
古弩上所设的观测器,用以目测所射目标的高下远近。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器用》:“予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短,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正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堕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战国时候,赵国有两个人都叫毛遂。有一天,野人毛遂掉到井里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