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无全牛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庖丁宰牛经验丰富,技术纯熟,对牛的内部构造了如指掌。他眼中出现的不是整牛是一幅清晰的解剖图谱。后因以“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
《文选》晋孙兴公《游天台山赋》:“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全无。”
主谓 全牛,一个完整的牛。指屠夫杀牛后分解牛的肢体时,眼睛里看到的不是牛的整体,而是每个关节骨骼间的空隙。后用来比喻对事物的内在情况了如指掌,也比喻技艺的高超,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语本《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唐·杨承和《梁守谦功德铭》:“操利柄而~,执其吭如刍豢悦口。”△褒义。多用于对人技艺的评价方面。→剖决如流 游刃有余运用自如 ↔生吞活剥 爽然自失。也作“目牛无全”。
【词语目无全牛】 成语:目无全牛汉语词典:目无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