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百二山河

百二山河

史记.高祖本纪》:“田肯贺,因说高祖曰:‘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虞喜云:“百二者,得百之二。言诸侯持戟百万,秦地险固,一倍于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秦兵当二百万也。”

汉时,田肯曾对刘邦说,秦凭河山之险,可以得百二之利。“百二”,一是指百分之二,即以二万之师可抵百万之众;二是指百之二倍,即百万之师抵二百万之军。后用为咏山河险要之典。

唐.杜甫《诸将五首》其三:“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唐.卢宗回《登长安慈恩寺塔》诗:“九重宫阙参差见,百二山河表里观。”唐.温庭筠《老君庙》诗:“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閟瑶缄。”


偏正 形容山河险固,国力强盛。语出《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元·无名氏《小张屠》2折:“普天下名山一座,壮观着万里乾坤,永镇着~。”△褒义。描写国家强大。也作“百二关山”、“百二关河”、“百二金瓯”、“百二山川”。


【词语百二山河】  成语:百二山河汉语词典:百二山河

猜你喜欢

  • 无愧衾影

    见“衾影无惭”。【词语无愧衾影】  成语:无愧衾影汉语大词典:无愧衾影

  • 一得

    源见“千虑一失”。谓一点可取之处,一点长处。多用于谦称自己的意见或心得。宋苏轼《湖州谢上表》:“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独无寸长。”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金亮南侵》:“臣有愚虑,请殚一得。”【词语一得】 

  • 王谢登临

    《晋书.谢安传》:“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东晋时,谢安曾同王羲之、许询、支遁等寓居会稽郡,终日游山玩水或咏诗作文,优游度日,不思居官报国之

  • 二顷谋

    源见“苏秦六印”。谓农隐之计。元吴存《沁园春.舟中九日次韵》词:“薄酒胜茶,晚餐当肉,六印何如二顷谋。”

  • 巨擘

    大拇指。又比喻出众的人物。《孟子.滕文公下》:“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朱熹集注:“言齐人中有仲子,如众小指中有大指也。”【词语巨擘】   汉语大词典:巨擘

  • 辞金蹈海

    源见“鲁连辞赏”、“鲁连蹈海”。指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明武宗《刘基赠谥太师文成诰》:“受爵能让,怀辞金蹈海之风;成功不居,从辟谷封留之请。”并列 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

  • 汉官威仪

    同“汉官仪”。唐杜甫《狄明府》诗:“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偏正 汉代朝廷的礼仪、服饰制度。泛指正规的皇族礼仪、典章。《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清·洪昇《

  • 颁金

    源见“商鞅徙木”。颁发赏金,谓取信于民。《旧唐书.李密传》:“危急则勋赏悬授,克定则丝纶不行。异商鞅之颁金,同项王之刓印。”【词语颁金】   汉语大词典:颁金

  • 汝月

    同“汝南月旦”。宋欧阳修《谢胥学士启》:“鲁衮垂乎一字,宠极于华章;汝月更乎坐评,自成于往法。”【词语汝月】   汉语大词典:汝月

  • 汤池

    源见“金城汤池”。指难以逾越的护城河。泛指城池防守严固。唐杜甫《秋日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三十咏》:“汤池虽险固,辽海尚填淤。”【词语汤池】   汉语大词典: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