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白首同归

白首同归

晋书.潘岳传》:“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西晋时潘岳和石崇被诬谄处刑,在刑场上潘对石说:“这回我俩是白首同所归了。后以喻友谊坚贞,至白首而不渝的典故。

唐.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偏正 ①友谊深厚,到老不变。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②年岁皆老而同时死亡。唐·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当君~日,是我青山独往时。”△描写友谊之语。


【典源】《世说新语·仇隟(xi)》:“孙秀既恨石崇不与绿珠,又憾潘岳昔遇之不以礼。后秀为中书令,岳省内见之,因唤曰:‘孙令,忆畴昔周旋不?’秀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于是始知必不免。后收石崇、欧阳坚石,同日收岳。石先送市,亦不相知。潘后至,石谓潘曰:‘安仁,卿亦复尔邪?’潘曰:‘可谓“白首同所归”!’潘金谷集诗云:‘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乃成其谶。”《晋书·潘岳传》亦载,略同,前有“初,芘为珢邪内史,孙秀为小史给岳,而狡黠自喜。岳恶其为人,数挞辱之,秀常衔忿。”

【今译】 晋代孙秀曾向石崇索要美女绿珠,因遭拒绝而怀恨在心,潘岳 (字安仁) 少时屡次鞭打孙秀,孙秀亦耿耿于怀。后孙秀任中书令,权倾一时,潘岳不免提心吊胆,问孙秀:“你还记得我们过去的事吗?”孙秀回答:“记在心中,什么时候也忘不了。”于是潘岳知他必将报复。果然淮南王发难失败后,孙秀即以叛党罪名收捕了石崇、欧阳坚石,同一天潘岳也被捕。由于石崇先被押赴刑场,不知潘岳亦罹祸,当潘岳到后,石崇问道:“安仁,你怎么也落到如此地步?”潘岳说:“这可说是‘白首同所归’啊!”从前,潘岳赠石崇诗,诗中有“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的句子,不幸这成了今日结局的谶语。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同时而死。

【典形】 白首同归、不待白首、同石友。

【示例】

〔白首同归〕 宋·黄庭坚《陪谢师厚游百花洲》之八:“九原尚友心,白首要同归。”

〔不待白首〕 宋·陈与义《邓州西轩书事》之六:“杨刘相倾建中乱,不待白首今同归。”

〔同石友〕 清·钱谦益《和东坡西台诗韵》之三:“并命何当同石友,呼囚谁与报章妻。”


【词语白首同归】  成语:白首同归汉语词典:白首同归

猜你喜欢

  • 操刀资

    源见“操刀伤锦”。喻指为官治政的本领。明皇甫汸《过武城言子祠》诗:“谅乏操刀资,惧贻制锦羞。”

  • 琪树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玕琪树、不死树。”琪树即玕琪树,是神话传说仙境中的玉树。后因用为咏仙境、仙树

  • 暴胜持斧

    源见“绣衣持斧”。指汉 武帝遣直指使者暴胜之衣绣衣,持斧杖节,至各地巡捕群盗。后用以为执法之典。唐李瀚《蒙求》:“暴胜持斧,张纲埋轮。”

  • 黍稷情

    源见“黍离愁”。指亡国的感慨。清方文《喜龚孝升都宪至》诗之二:“每涉江 淮路,偏多黍稷情。”【词语黍稷情】   汉语大词典:黍稷情

  • 衔花报

    同“衔环报”。唐元稹《有鸟二十章》诗之十四:“古来妄说衔花报,纵解衔花何所为?”

  • 闲云孤鹤

    宋.尤袤《全唐诗话.僧贯休》:“〔贯休〕姓姜氏,守德隐,婺州兰溪人。钱镠,自称吴越国王,休以诗投之曰:‘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勤苦踏林丘。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

  • 代庖

    同“越俎代庖”。唐元稹《江边四十韵》:“曲突翻成沼,行廊却代庖。”《聊斋志异.红玉》:“君所欲托诸人者,请自任之;所欲自任者,愿得而代庖焉。”【词语代庖】   汉语大词典:代庖

  • 平生欢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上使泄公持节问之箯舆前。〔张耳〕仰视曰:‘泄公邪!’泄公劳苦如生平欢,与语,问张王果有计谋不。”《汉书.张耳陈馀传》作“平生欢”。后以“平生欢”谓素来交好。宋张淏《云谷杂记.

  • 揭竿而起

    汉贾谊《过秦论上》:“〔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后因以“揭竿而起”指武装暴动。清昭梿《啸亭杂录.杨诚斋军门》:“公尝入陛见,其署篆者暴虐,激变营兵,乱军蒲大芳揭竿而起。

  • 染丝之叹

    《墨子.所染》:“(墨子)见染丝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见到染丝为什么感伤呢?这是因为他从“染丝”,联想世间事理产生了深刻的感触。丝本是洁白无瑕的,一旦放入青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