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河东三箧

河东三箧

42` 同“汉箧亡书”。清宋荦《〈唐百家诗选〉序一》:“及梓成,果大行于时……莫不思复得河东三箧,以睹其全焉。”


偏正 指丢失的书籍。语本《汉书·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清·宋荦《〈唐百家诗选〉序一》:“及梓成,果大行于时,宝爱之者,比于吉光片羽,莫不思复得~,以睹其全焉。”△多用于指丢失的书籍。


【典源】《汉书·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qie),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今译】 汉武帝巡幸河东时,丢失三箱书籍,召问群臣其中书籍,群臣都不记得,只有张安世记住,一一述说清楚。事后悬赏寻找,复又得书,将张安世所述与书校核,竟无一遗漏。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读书广博,记忆超群。

【典形】 安世诵亡书、 汾河委䇲、 汉箧亡、河东三箧、三箧、亡三箧。

【示例】

〔安世诵亡书〕 宋,苏轼《和刘景文见赠》:“留子非为十日饮,要令安世诵亡书。”

〔汾河委荚〕 唐·李善《上文选注表》:“汾河委䇲, 夙非成诵; 嵩山坠简,未议澄心。”

〔汉箧亡〕 宋·陆游《鼠败书》:“坐令汉箧亡,不减秦火厄。”

〔河东三箧〕 清·王士禛《阅先兄西樵故书泣赋》:“南面百城如昨梦,河东三箧忆往年。”

〔三箧〕 唐·张说《洛州张司马集序》:“鲁宫藏篆,汲冢遗编,无不日览万言,暗识三箧。”

〔亡三箧〕 清·唐孙华《伏闻上从学士臣揆叙俯询》:“腹空何补亡三箧,头白谁能读五车。”


【词语河东三箧】  成语:河东三箧汉语词典:河东三箧

猜你喜欢

  • 灭虢取虞

    源见“虢灭虞亡”。谓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又消灭掉乙国的谋略。《三国演义》一一五回:“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取虞’之道也。”并列 一种谋略,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

  • 石麟天上

    源见“麒麟儿”。称美他人杰出。清 叶申芗《桂枝香.呈典试徐廉峰太史》词:“石麟天上,是孝穆后身,山斗同仰。”

  • 不分青白

    同“不分皂白”。陈残云《山谷风烟》十七章:“我是拥护斗地主,拥护分土地的,可就怕有些年轻小子不分青白,不是地主也斗。”见“不分皂白”。陈残云《山谷风烟》17章:“我是拥护斗地主,拥护分土地的,可就怕有

  • 胶漆交

    源见“陈雷胶漆”。比喻深厚的交情。唐元稹《说剑》诗:“吾友有宝剑,密之如密友。我实胶漆交,中堂共杯酒。”【词语胶漆交】   汉语大词典:胶漆交

  • 济时霖雨

    源见“傅说霖”。称美治理国家、扶危济困的贤佐良策。元白朴《摸鱼儿》曲:“九重闻道思贤佐,恐要济时霖雨。”

  • 蒙庄说剑

    《庄子.说剑》载:昔赵文王好剑,剑士三千,日夜击剑,死伤者岁百余人。庄子往劝之,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不再观剑

  • 折胶

    《汉书.晁错传》:“欲立威者,始于折胶,来而不能困,使得气去,后未易服也。”三国魏.苏林注:“秋气至,胶可折,弓弩可用,匈奴常以为候而出军。”胶是制弓弩的材料,需要干燥,怕潮湿,秋季干凉胶劲而可曲,故

  • 火热水深

    ㄏㄨㄛˇ ㄖㄜˋ ㄕㄨㄟˇ ㄕㄣ huǒ rè shuǐ shēn 354 ① 犹水深火热。比喻十分困苦的处境。《花月痕》第五十回:“我算什么,明相国不动声色,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措天下于泰山磐石。

  • 饮上池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

  • 长坂九回

    源见“王尊叱驭”。指极险之路。北周庾信《周陇右总管长史赠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渡泸五月,葛亮有深入之兵;长坂九回,王尊有忠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