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江郎才尽

江郎才尽

南史.江淹传》:“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云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丘迟谓曰:‘余此数尺既无所用,以遗君。’自尔淹文章踬矣。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江郎才尽”的根本原因是江淹官做大了,脱离了社会生活和人民,失去了灵感与才气。以上故事是虚妄的,但作为典故,用以喻指文人才思减退。

宋.贺铸《青玉案》词:“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此处“彩笔”即指五色笔。

镜花缘》第九十一回:“如今弄了这个,还不知可能敷衍交卷,我被你闹的真是‘江郎才尽’了。”


见“江淹才尽”。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积至今日,罪臣已深感身心交疲,~,深负圣望。”


解释江郎:南朝梁代的江淹。本指江淹少有文名,但到了晚年诗文却无佳句。后来常用以比喻才思枯竭或本领用尽。

出处南朝梁·鍾嵘《诗品》卷中:“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江淹是南北朝时期南朝人,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为官清正,不避权贵,直言敢谏,可算作当时有名的政治家。不过江淹更出名的是他的文学才能。江淹六岁即能作文,是南朝辞赋大家,与鲍照并称,其《恨赋》《别赋》与鲍照的《芜城赋》《舞鹤赋》可说是南朝辞赋的代表。江淹又是南朝的骈文大家,是南朝骈文中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与鲍照、刘峻、徐陵齐名。江淹最为知名的骈文当数他在狱中写给建平王刘景素的《诣建平王书》。这篇文章辞气激扬,不卑不亢,真情实感流注于字里行间。建平王刘景素看后深受感动,立即释放了他。江淹早年仕途不顺,坎坷的经历造就了他的文学成就。中年以后,江淹官运亨通,富贵安逸的环境,却使他才思减退。到齐武帝永明后期,他就很少再有佳作,所以当时人称他是“江郎才尽”。

南朝梁代的鍾嵘在《诗品》卷中曾经记载了有关江郎才尽的一个传说。当初,江淹结束在宣城郡的任职回家时,晚上住在冶亭,梦见一个风流潇洒的男子,自称郭璞,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在你那里很多年了,现在可以还给我了。”江淹于是把手伸到怀里,摸出一支五色笔来还给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写诗,再也写不出好句子。所以世上流传说“江淹才尽”。

例句

一个勤奋而又虚心好学的作家,是不会江郎才尽的。


【词语江郎才尽】  成语:江郎才尽汉语词典:江郎才尽

猜你喜欢

  • 三虫

    源见“三尸”。喻奸邪之人。唐司空图《云台三官堂文》:“烹妖散魅,免助虐于三虫;挖鹤羁龙,笑摧枯于一鹿。”【词语三虫】   汉语大词典:三虫

  • 瘦羊博士

    《后汉书.甄宇传》:“(甄宇)征拜博士。”李贤注引《东观汉记》:“建武中,每腊,诏书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分肉,又欲投钩(注:拈阄),宇复耻之。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

  • 赋囚山

    唐柳宗元《囚山赋》:“圣日以理兮,贤日以进,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王俦补注引晁补之曰:“自昔达人,有以朝市为樊笼者矣,未闻以山林为樊笼也。宗元谪南海久,厌山不可得而出,怀朝市不可得而复,丘壑草木之可

  • 月旦堂

    源见“汝南月旦”。指名士相聚评品人物的场所。宋苏轼《南歌子.别润守许仲涂》词:“欲执河梁手,还升月旦堂。”

  • 鸭茵

    旧题唐.冯贽《云仙杂记.浮萍为鸭作茵褥》:“浮光多美鸭,太原少尹樊千里买百只置后池,载数车浮萍入池,使为鸭作裀褥。”樊千里养浮光美鸭,关怀备至,他将浮萍放在池塘里,是为给鸭作为茵褥。后因用为精心养殖的

  • 金屏中选

    源见“锦屏射雀”。指喜得佳婿。明汤显祖《紫钗记.花朝合卺》:“倚青鸾玉镜妆成,对孔雀金屏中选。”【词语金屏中选】   汉语大词典:金屏中选

  • 操刀伤锦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春秋时,郑国大夫子皮想让自己的一个小臣尹何,担任私有领地的邑大夫的官职。因为郑子产是他晚年举荐而执政的,可能认为提拔尹何,子产不会反对。但是,“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

  • 明枪暗箭

    参见:明枪好躲,暗箭难防见“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高和《越轨诉讼》:“文攻武卫无所不用,合法非法手段齐上,~防不胜防,这场官司打得如此热闹的地步,是博士王始料不及的。”【词语明枪暗箭】  成语:明

  • 抛砖引玉

    清 西厓《谈徵.抛砖引玉》载:相传唐人赵嘏有诗名,至吴,常建欲得其诗,知其必游灵岩寺,遂先题诗二句于壁,嘏游寺见诗,补续二句以成一绝。常建诗不及赵嘏,故人谓“建乃抛砖引玉”。按,常建为玄宗开元时进士,

  • 庞公嘉遁

    同“庞公采药”。唐阎防《夕次鹿门山作》诗:“庞公嘉遁所,浪迹难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