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殿上虎

殿上虎

对敢谏之臣刘安世的称谓。刘安世(1048-1125年)字器之,宋大名(今河北大名)人。神宗熙宁进士。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由吕公著推荐为右正言,累迁左谏议大夫。他身材魁伟,声如宏钟,而且十分孝敬。起初,朝廷授他为谏官,他先征求母亲意见说:“朝廷不因为我的不贤,让我任谏官之职。我一旦身在其位,就应敢作敢为,尽职尽责。如稍有不顺从触犯了朝廷,就会灾祸临头,无法伺奉母亲。当今皇上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亲为由而辞去此职,一定可以得到皇上的同意。”他母亲不同意这样做,说:“我听说谏官是能直言规劝天子的大臣。你父亲一生都想以此为职而未得到。你非常幸运,既能有此职,就应当舍身尽职以报效国家。如将来因敢谏而获罪流放,无论远近我都会跟随着你。”听了母亲的劝说,刘安世遂受命赴职。他做谏官多年,立朝刚正,直言敢谏。有时皇上发怒,他仍在一旁侍立,待皇上怒消,上前复奏。旁边的大臣看到这种情况,无不胆战心惊,吓得直冒冷汗。他们都说刘安世是“殿上虎”,当时对他无不敬畏。此后常用该典比喻敢谏之臣。

【出典】:

宋史》卷345《刘安世传》10954页:“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fú扶,不)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例句】:

明·萧良有等编撰《龙文鞭影》卷1:“刘公殿虎,庄子涂龟。”


【词语殿上虎】   汉语词典:殿上虎

猜你喜欢

  • 杨朱悲

    同“杨朱泣歧路”。元 苏頔《七佛庵三十韵》:“既兴杨朱悲,复动贾生哭。”

  • 京兆牛衣

    源见“牛衣对泣”。形容士人出身贫困。王章曾官京兆尹,因以“京兆”为其代称。宋苏辙《和柳子玉纸帐》:“京兆牛衣聊可籍,公孙布被旋须缝。”

  • 招凉珠

    参见:燕昭凉珠

  • 投棰

    同“投鞭断流”。唐杜牧《西江怀古》诗:“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词语投棰】   汉语大词典:投棰

  • 浣纱神女

    源见“西施”。指西施。唐鱼玄机《浣纱庙》诗:“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

  • 三径

    汉.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诩字元卿,舍中竹下开三径,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太平御览》卷五一〇逸民部十引嵇康《高士传》:“蒋诩字元卿,杜陵人,为兖州刺史。王莽为宰衡,诩奏事到灞上,称病不进,归杜

  • 摩铜狄

    《后汉书.蓟子训传》:“蓟子训者,不知所由来也。……时有百岁翁,自说童儿时见子训卖药於会稽市,颜色不异於今。后人复於长安东霸城见之,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相谓曰:‘适见铸此,已近五百岁矣。’……见者呼之

  • 世族

    《左传.隐公八年》:“官有世功,则有官族。”原谓先世有功之官族,后泛称世家大族。《列子.黄帝》:“子华之门徒皆世族也。”章炳麟《哀韩赋》:“故野不可有乔木兮,国亦不可有世族。”【词语世族】   汉语大

  • 三握

    同“三握发”。清毛奇龄《青云辞奉呈益都相公书事》诗:“杜陵果惬万间志,姬旦岂徒三握传。”

  • 坏陂复陂

    《汉书.翟方进传》载:“汉代汝南有鸿隙大陂,汉成帝时,水溢为害。丞相翟方以为其地肥美,决去陂水,既省堤防费,又免水患,于是奏准毁掉了鸿隙陂。王莽时,汝南发生了旱灾,当地百姓追怨翟方毁陂。”后多用此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