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形容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蛮不讲理地加人罪名。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死。受晋献公之托,大臣荀息拥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君。这时,以里克、丕郑为首的忠于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的一班大臣派人刺杀奚齐于停丧处所。而后,荀息又拥立奚齐的弟弟卓子为君。不久,又被里克派人杀之于朝,荀息也被迫自杀。在秦、齐诸大国的支持下,夷吾归国为君,是为晋惠公。他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地位,就于公元前650年下令里克自杀。他说,没有你,我就当不了国君。然而,几个月来,你先后杀死了两个国君和一个大臣,现在我当你的国君,不是很困难的吗?里克这时已看透了晋惠公的真实面目。回答说,如果我不杀死那两个国君,哪里轮到你坐这个位子。你现在想处死我,给我强加一些罪名,那是很容易的。随即自杀了。

【出典】:

左传·僖公十年》:“夏四月,周公忌父、王子党会齐隰朋立晋侯。晋侯杀里克以说将杀里克,公使谓之曰:‘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杀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伏剑而死。”

【例句】:

宋·刘克庄《与郑丞相书》:“凡人之身,岂能无过;苟欲加罪,何患无辞!” 清·归庄《感事寄二受翁二首》之二:“欲加之罪岂无辞,惟德成邻乃见疑。”


其他 《左传·僖公十年》载:晋献公死后,晋大夫里克先后杀公子奚齐和公子卓,以及大夫荀息。新君晋惠公即位后杀里克。将杀里克时,惠公派使臣对他说:“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臣闻命矣。”伏剑而死。后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指随心所欲地诬陷别人。姚雪垠《李自成》2卷27章:“‘可是,老徐,李自成没有什么罪名,咱们收拾了他,对别人怎么说呀?’‘~!’”△贬义。用于指罗织罪名,诬陷无辜者。→故入人罪 罗钳吉网 莫须有 ↔罪有应得 不打自招。也作“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也省作“欲加之罪”。


【词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成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汉语词典: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猜你喜欢

  • 掌中舞

    也作“掌中轻”、“掌轻”等。在掌中跳舞。据载南朝梁羊侃的舞妓张净婉体态轻盈能作掌中舞,后常用以称美宠妃,宠妓体轻善舞。有时也喻美人消瘦。羊侃字祖忻,泰山梁甫(今山东泰安东南)人。自魏归梁,授徐州刺史(

  • 堕泪妆

    同“啼妆”。明汤显祖《紫钗记.裁诗》:“扶头酒醒炉香炧,堕泪妆残柳晕斜。”【词语堕泪妆】   汉语大词典:堕泪妆

  • 楚歌遗佩

    《楚辞.九歌.湘君》:“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损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湘君》中,有湘夫人因湘君失约而怨忿弃佩的描写。后遂为咏幽怨之典。唐.王初《书秋

  • 垒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指郁结在胸中的愤世疾俗之气),故须酒浇之。’”晋人王孝伯问王大:“阮籍比之司马相如怎么样?”王大认为两

  • 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貉( ㄏㄜˊ hé ):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 古人和今人如同一个山丘上的貉子。 比喻都是同类,没有差别。语出《汉书.杨敞传.附子恽》:“古与今如一丘之貉。”颜师古注:“言其同类也。貉,兽名,似狐

  • 衔杯对刘

    《文选》卷四十七晋.刘伯伦(伶)《酒德颂》:“有大人先生……唯酒是务……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晋代名士刘伶嗜酒,他著有《酒德颂》,其中有“衔杯漱醪”之

  • 俯首贴耳

    低头垂耳,驯从听命。唐代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亦作“伏首帖耳”。《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帖耳而泣。”帖:也作“贴”。【词语俯首贴耳】  成语

  • 背谲

    一作“背僪”。太阳旁外出的气。比喻臣子背离其君。《淮南子.览冥训》:“君臣乖心,则背谲见于天。”【词语背谲】   汉语大词典:背谲

  • 玉楼受召

    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后因以“玉楼受召”为文士早死之典。清周亮工《古香堂诗序》

  • 支遁鹤

    源见“支公好”。美称鹤。亦用以表现悠闲高雅的情趣。唐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任诗》:“秋笼支遁鹤,夜榻戴颙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