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模棱两可

模棱两可

旧唐书.苏味道传》载:唐朝苏味道为宰相,遇事怕担责任。尝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摸,通“模”。后因以“模棱两可”形容对事情的双方不置可否,是非不分。《明史.余珊传》:“坚白异同,模棱两可,是盖大奸似忠,大诈似信。”


主谓 模棱,原作“摸棱”。指有棱角的东西,两面都可以。比喻对事情没有个明确肯定的看法或态度,认为这样也行,那样也可以。语本《旧唐书·苏味道传》:“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是号为‘苏模棱’。”柳建伟《王金栓上校的婚姻》:“瞎子掐指算了算,说了一句~的话:‘你是多妻之命。’”△贬义。多用于对待事物的态度。→含糊其辞 不置可否 隐约其辞 ↔泾渭分明 旗帜鲜明 明辨是非 黑白分明。也作“模棱两端”、“含糊两可


【词语模棱两可】  成语:模棱两可汉语词典:模棱两可

猜你喜欢

  • 仰观俯察

    《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后以“仰观俯察”指多方或仔细观察。三国 魏嵇康《养生论》:“害成于微而救之于著,故有无功之治;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仰观俯察,莫不

  • 黄公酒垆

    《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世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后以“黄公酒垆”用为伤逝怀旧之辞。宋

  • 林下风气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后因以“林下风气

  • 过桥抽板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抛开。《孳海花》第三十一回: “只要你不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 参见:○过河拆桥见“过河拆桥”。《孽海花》31回:“只要你不要~,我

  • 得饶人处且饶人

    得:能够。 能够原谅人的地方,还是原谅别人为好。 意谓做事不要做绝,要留有余地。语出宋.俞文豹《唾玉集.常谈出处》:“蔡州褒信县有道人工棋,常饶人先,其诗曰:‘烂柯仙客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

  • 日南珠

    东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味勒国在日南,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宫,得泪珠,则鲛人所泣之珠也。”日南珠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宝珠。相传味勒国在日南方,那里的人身高七尺,发长及踵,常骑象下海取宝,宿

  • 龙山落帽

    形容洒脱不拘,气度宽宏。清查慎行《呈大中丞杨公》诗之一: “他年岘首沈碑会,不羡龙山落帽筵。” 参见:○孟嘉落帽【词语龙山落帽】  成语:龙山落帽汉语大词典:龙山落帽

  • 牛饩退敌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晋文公死后,秦穆公举兵首先袭击郑国,“及滑(春秋时姬姓小国,地在今河南滑县境),郑人弦高将市(贸易,做买卖)于周,遇之,以乘韦(乘韦,四张熟牛皮。乘代四,古代每乘车驾四匹马;

  • 壶中术

    同“壶公术”。唐吴融《湖州晚望》诗:“他年若得壶中术,一簇汀洲尽贮将。”

  • 差若豪厘,缪以千里

    《礼记.经解》:“君子慎始,差若豪厘,缪以千里。”豪:通“毫”。厘:通“厘”。缪:通“谬”。毫、厘均是微小的长度和重量单位,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后用差若豪厘,缪以千里形容极细微的差错,会造成严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