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织锦回文”。称女子有奇才。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金笺玉管,偏超织锦之才。”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遗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
同“选妓征歌”。清张问陶《读桃花扇传奇偶题》诗之二:“布衣天子哭荒陵,选舞征歌好中兴。”见“选色征歌”。清·张问陶《读〈桃花扇传奇〉偶题》:“布衣天子哭荒陵,~好中兴。”【词语选舞征歌】 成语:选舞
《吕氏春秋.具备》:“三年,巫马期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期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贱)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春秋时,孔子的
同“焚书坑儒”。《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秦皇独霸诸侯城,焚典坑儒丧圣文。”见“焚书坑儒”。《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秦皇独霸诸侯城,~丧圣文。”【词语焚典坑儒】 成语:
同“周南留滞”。宋曾巩《贺熙宁四年明堂礼毕大赦表》:“永怀故事,难求汶上之图;独远清尘,方叹周南之滞。”
原指对于相同事物,不同水平者认识不一;后则泛指所见各有所长,不能相互取代。《易经》上说,对于天道,仁爱的人解释为仁,聪明的人解释为智,而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它,却毫无所知。因而,君子的学说义理
不学诗,便不会说话。 古人认为“诗以言志”,不学诗就无从表达自己的志趣。语出《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里波《诗里诗外》(《长江日报》
源见“墙东”。指隐居之地。清 曹经沅《经云阳涂氏瑞芝书屋》诗:“瀼西是处无安土,奈此墙东避地情。”
《史记.匈奴列传》:“韩王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踰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高帝自将兵往击之。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于是冒顿佯败走,诱汉兵。”后以“寒堕指”用为咏酷寒之典。宋.陆游《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