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杯盘狼藉

杯盘狼藉

狼藉(jí):象狼窝里垫的草杂乱不堪。此典指淳于髠(kūn昆)参加宴会饮酒后桌上的餐具纵横散乱。后以此典指酒饭后桌上的杯、盘、碗、筷乱七八糟地扔放着。

淳于髠,战国时齐国(今山东省北部和东部,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谋士。他多次讽谏齐威王和邹忌改革内政。齐威王八年(前349年),楚国攻齐,淳于髠出使赵国求援,赵国拨给精兵十万,战车千辆。楚国听到这消息,便连夜退兵而去。齐威王十分高兴,在后宫摆酒庆功,接见淳于髠,赐给他酒。问道:“先生能喝多少酒才醉呢?”淳于髠回答说:“我喝一斗也能醉,喝一石(古饮酒容器,十斗为一石)也能醉。”齐威王说:“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增加十倍喝一石呢?这个道理能说出来听听吗?”淳于髠说:“在大王面前承蒙赏赐酒喝,有执法官在旁边,有御史在身后,我胆战心惊,趴在地上喝酒,不过一斗就醉了。倘若父亲有尊敬的贵客,我扎起袖子,躬身跪着,在前面陪席,不时赏我残酒喝,捧杯祝酒,连连起身应酬,喝不到两斗就醉了。倘若朋友交游,好久没有会面,忽然相见,高兴地追述往事,互相倾谈心里话,大概五、六斗就醉了。至于乡里的聚会,男女杂坐,慢慢地相互敬酒,玩博棋、赛投壶,呼朋唤友,三、五成群,握手言欢也不受处罚,瞪着眼看也没有禁忌,前面地上有落下的耳环,后面地上有失掉的发簪,我内心里喜欢这样,喝上八斗却只有两、三分醉意。天黑了,酒残了,把剩下来的酒盛在一起,大家促膝而坐,男女同席,鞋子、木屐错乱了,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扔放着,堂屋的蜡烛已经熄灭,主人单独留下我,送走了其他的客人,绫罗短袄解开了衣襟,略微闻到阵阵香气,在这个时候,我心里最高兴,能喝一石酒。所以说酒喝多了就乱了,快乐到了顶点就悲哀了。一切事情都是这样。这说的是什么都不要达到顶点,如果达到了顶点,就必然走向反面转为衰败。”淳于髠用这样的话婉转地劝告齐威王。齐威王明白了喝酒的害处,就说:“好。”于是就停止了通宵地长夜饮酒。

【出典】:

史记》卷126《滑稽列传·淳于髠》3199页:“威王大说(yuè阅,通“悦”,高兴),置酒后宫,召髠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wū巫,如何;怎么)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髠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执法官吏)在前,御史(管文书和记事)在后,髠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直;就)醉矣。若亲(父亲)有严客(尊客),髠帣(juān gōu倦沟,扎起袖子)鞠(jì计)(弯腰跪着),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剩余的酒),奉觞(shōng商,盛酒器)上寿(敬酒;祝福),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cù醋,通“猝”)然)然(突然)相睹,欢然道故(追述往事),私情相语,饮可(大约)五、六斗径醉矣。若乃(至于)州闾(乡里)之会,男女杂坐,行酒(依次饮酒)稽留(停留),六博(类似现代走棋)投壶(把箭投入特制的壶里比赛胜负),相引为曹(侪辈;伙伴),握手无罚(古时礼教很严,男女授受不亲,但乡里宴会饮酒,男女可以互相握手,不受拘束),目眙(chì,瞪眼直视)不禁,前有堕(duòěr舵耳,坠落在地上的耳环),后有遗簪(zān糌),髠窃(私下;暗自)乐(喜欢,动词)此,饮可八斗而二参日暮酒阑(尽),合尊(把剩余的酒合盛在酒樽器内)促坐(大家靠近坐在一起),男女同席,履舄(xì细,木底鞋)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髠而送客,罗襦(rú儒,薄罗短衣)襟解,微闻芗(xiāng乡,通“香”)泽(香气),当此之时,髠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用委婉曲折的话去规劝别人)。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

【例句】:

唐·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敕厨倍常羞,杯盘既狼藉。” 唐·白居易《酬司录李郎中寒食同案》:“杯盘狼藉宜侵夜,风景阑珊欲过春。” 唐·白行简《三梦记》:“向梦中与数十人游一寺,皆不相识,会食于殿庭。有人自外以瓦砾投之,杯盘狼藉,因而遂觉。” 宋·苏轼《前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主谓 形容酒宴肴馔食尽杯盘杂乱的样子。《史记·滑稽列传》:“~,堂上烛灭。”※藉,不读作jiè。△用于描写酒席结束之情形。→杂乱无章 ↔井井有条。也作“狼藉杯盘”、“杯盘狼籍”。


【词语杯盘狼藉】  成语:杯盘狼藉汉语词典:杯盘狼藉

猜你喜欢

  • 言不顺则事不成

    言语不能顺理成章,事情就办不成功。语出《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清.李汝珍《镜花缘》四回:“况时值隆冬,概令群花齐放,未免时序颠倒。虽皇皇圣谕,究竟于理不顺,即使违误,谅难加

  • 蘋蘩

    《左传.隐公三年》:“蘋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后因以“蘋蘩”泛指祭品。唐杜牧《闻开江相国宋下世》诗之二:“月落清湘棹不喧,玉杯瑶瑟奠蘋蘩。”《诗.召南.采蘩序》:“《采蘩》,夫人不失

  • 涸辙

    源见“涸辙之鲋”。比喻困境。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词语涸辙】   汉语大词典:涸辙

  • 幽遁凿坏

    源见“颜阖逾墙”。形容甘心隐居,不愿做官。坏,屋的后墙。唐骆宾王《上兗州张司马启》:“方欲闭门却扫,养拙以终年;幽遁凿坏,甘贫而卒岁。”

  • 三世将

    《史记.王翦传》:“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居无何,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古代传说:为将帅者,不可三世继承,如三世均为将帅,因杀戮

  • 老马识途

    比喻富于经验的人能够在工作中起引导作用。春秋时期,管仲、隰朋二人随同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天出征,到冬天才返师回国。由于历时较久,归国途中迷了路。管仲出主意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用的。于是将老马放在前面带路

  • 桃源士

    同“桃源人”。唐张说《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诗:“长捐桃源士,举世同企羡。”

  • 闻雷箸失

    源见“失箸”。谓借他事掩饰其受惊失措真相。吕志伊《读史感赋》诗:“闻雷箸失刘玄德,避地榻穿管幼安。”

  • 张守挞虎

    参见:虎石

  • 倒屣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魏书.王粲传》:“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音xǐ,鞋)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