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李郭仙舟

李郭仙舟

同“李郭舟”。明李贽《直沽送马诚所兼呈若翁历山并高张二居士》诗:“直沽今日赋将归,李 郭仙舟亦暂违。”


见“李郭同舟”。明·李贽《直沽送马诚所兼呈若翁历山并高张二居士》:“直沽今日赋将归,~亦暂违。”


【典源】《后汉书·郭太列传》:“郭太(应作泰) 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今译】 后汉郭泰 (字林宗) 学识渊博,善于谈论,去洛阳游学访友,见到当时名士李膺 (字元礼),李膺非常赏识他,两人一见如故,从此郭泰名震京城。后郭回归故乡,洛城的士人都去河边送他,有车几千辆之多。郭泰只与李膺同舟渡河,众人远远望去,如同神仙一般。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与知己好友同游; 或用以尊称所敬仰、所推崇的人。

【典形】 登仙郭、高尚之舟、郭泰如仙、郭泰舟、郭舟、李郭仙舟、李郭舟、李仙、李膺船、李膺棹、送别仰神仙、仙侣同舟、仙舟、膺舟、元礼同舟、仙侣移舟、同舟神仙侣、登舟惭郭泰、登仙同元礼、郭去半舟闲、星棹依元礼、共载比神仙、同舟李膺、郭泰船、李郭同舟、元礼仙、李郭仙、郭李、舟共李膺、神仙陪有道、李膺舟。

【示例】

〔登仙郭〕 宋·苏轼《次韵江晦叔》:“幸与登仙郭,同依坐啸成。”

〔高尚之舟〕 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仙飞有道,荣河泛高尚之舟; 德验通神,灵策洞幽冥之境。”

〔郭泰如仙〕 明·袁宏道《将发黄时同舟为王以明》:“郑庄有客堪驰驿,郭泰如仙好附舟。”

〔郭泰舟〕 明·冯惟敏《新水令·寿马南江》:“也曾对西风独上仲宣楼,也曾乘皓月同登郭泰舟。”

〔郭舟〕 宋·范成大《送郭明复寺丞守蜀州》:“有道独行意,郭舟若神仙。”

〔李郭仙舟〕 清·程先贞《上已送陈记室归闽》:“烂熳桃花古渡头,相看李郭有仙舟。”

〔李郭舟〕 唐·高适《同李太守北池泛舟》:“每揖龚黄事,还陪李郭舟。”

〔李仙〕 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李仙非易托,苏鬼尚难因。”

〔李膺棹〕 南朝陈·江总《洛阳道》:“仙舟李膺棹,小马王戎镳。”

〔送别仰神仙〕 唐·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将行备礼乐,送别仰神仙。”

〔仙侣同舟〕 唐·杜甫《秋兴》:“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仙舟〕 唐·白居易 《赠楚州郭使君》:“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

〔膺舟〕 唐·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稚榻蓬莱掩,膺舟巩洛停。”

〔元礼同舟〕 唐·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等游洞庭》之三:“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词语李郭仙舟】  成语:李郭仙舟汉语词典:李郭仙舟

猜你喜欢

  • 东阁不得窥

    唐.李商隐《九日》:“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唐.李商隐早年任令狐楚的从事,深受礼遇。楚殁,其子令狐綯为相,因党争关系而不满李商隐依附李德裕,有意疏远。重阳日李谒令狐綯,不得见,题《九日》诗

  • 云霓待

    源见“大旱望云”。指渴望。清洪昇《长生殿.剿寇》:“两都早慰云霓待,九庙重瞻日月开,复立皇唐亿万载。”徐朔方校注:“云霓待,‘若大旱之望云霓’,表示渴望。”【词语云霓待】   汉语大词典:云霓待

  • 二桃三士

    同“二桃杀三士”。潘飞声《秋感》诗之三:“迟暮仍为《梁甫吟》,二桃三士费沉吟。”【词语二桃三士】  成语:二桃三士汉语大词典:二桃三士

  • 高阳多夔龙

    《左传.文公十八年》:“昔者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凯、梼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晋.杜预注:“高阳帚颛顼之号。八人,其苗裔。”上古时有高阳氏,

  • 镜鸾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罽宾国王买得一鸾(罽,音jì,西汉时西域有罽宾国),欲其鸣,不可致,饰金繁响,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夫人曰:‘尝闻鸾见类则鸣。何不悬镜照之。’王从其言。鸾睹影,悲鸣冲

  • 棠政

    同“棠树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明年,甘露复降殿前树。从事冯巡、主簿华操等相与褒树,表勒棠政。”【词语棠政】   汉语大词典:棠政

  • 团扇恩浅

    源见“班姬咏扇”。比喻失宠见弃。宋晏幾道《诉衷情》词:“玉人团扇恩浅,一意恨西风。”

  •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后汉书.冯衍传》:“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意谓日月天天行经天空,江河日日流经大地。用以形容光明磊落或历久不衰,永恒不变。清.郑燮《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刘向《说苑》、

  • 嘉禾

    《尚书.周书.归禾.序》:“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史记》卷四《周本纪》:“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郑玄曰:

  • 投笔弃田里

    源见“投笔从戎”。指弃文离开家乡,报效国家。元迺贤《京城杂言》诗之六:“千金筑高台,远致天下士……我亦慷慨人,投笔弃田里。平生十万言,抱之献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