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竹林诗”。宋陈与义《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诗之三:“吾评竹林咏,未可少若人。”
祧:远祖的庙。古代要把世次疏远的神主陆续迁往祧庙合祭,只有始祖是永不迁移的,这叫“不祧”。《宋史.礼志》:“今太祖受命开基,太宗缵承大宝,则百世不桃之庙矣。”后因以比喻首创的功业或永不可废的事物。【词
又作“百不一失”,“百无一失”。百:形容“多”。爽:失;差。指一百次中没有一次失误或差错。 戴敦元(?-1834年),字金溪,开化(今浙江开化县)人。幼年读书记忆力强,十岁举称神童。当时学政考他,他下
同“啸向苏门”。形容旷放狂傲之态。清赵翼《稚存往宁国时曾约同游黄山迟余不到归以负约相嘲和韵报之》:“兴来不禁啸苏门,狂甚那肯喑河渚。”
源见“羽林骑”。禁卫军的主管官。掌宿卫侍从。唐张籍《少年行》:“少年从猎出长杨,禁中新拜羽林郎。”【词语羽林郎】 汉语大词典:羽林郎
同“生花笔”。韩静霆《小八路的怀念》诗:“感谢画家的生花妙笔呵,把我又带回毛主席身边。”见“生花之笔”。张天明《红旗颂》:“红旗呵,红旗! 要画出你的英姿,我该用怎样的~?”【词语生花妙笔】 成语: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隋炀帝〕又尝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后因以“好头谁斫”指将受杀戮。清黄遵宪《感事》诗:“闻道诟天兼骂贼,好头谁斫未分明。”【典源】 《资治通鉴》
《礼记.乐记》:“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天地訢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然后草木茂,区萌达,羽翼奋,角觡生,蛰虫昭苏,羽者妪伏……则乐之道归焉耳。”唐.孔颖达疏:“昭,晓也。苏,息也。言蛰
源见“树桃李”。形容门徒众多。清程先贞《寄祁珊洲北河》诗:“桃李盈门趋昼讲,芝兰入室佩秋纫。”
《汉书.武帝纪》:“(元封)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幸河东。”西汉武帝刘彻常巡行天下,元封四年,他又北出萧关。后遂用为帝王巡行之典。唐.杜甫《伤春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