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春秋责备贤者

春秋责备贤者

春秋:古代史书名。责备:求其完备。 《春秋》对贤者的要求特别严格。 后多用以表示批评是出于对被批评者的爱重。语出《新唐书.太宗纪.赞》:“然《春秋》之法常责备于贤者,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叹息于斯焉。”宋.洪迈《容斋续笔》卷一:“《春秋》责备贤者,斯为可恨。”清.胡承谱《只麈谭》卷下:“汤伯纪《自儆》云:‘《春秋》责备贤者,造物计较好人,一点莫留余滓,十分成就全身。’”《镜花缘》一二回:“据小子愚见,《春秋》责备贤者,其罪似应全归卖肉之人。”鲁迅《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他家翰笙还慨乎言之,大约是《春秋》责备贤者之意罢。”


主谓①《春秋》一书常常对贤者要求更为苛严。语本《新唐书·太宗纪赞》:“然《春秋》之法,常责备于贤者,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叹息于斯焉。”宋·洪迈《容斋续笔·颜鲁公》:“(颜鲁)公既知(卢)杞之恶己,因其方镇之间,欣然从之。不然则高举远引,挂冠东去,杞之所甚欲也。而乃眷眷京都,终不自为去就,以蹈危机。~,斯为可恨。”②批评是出于对被批评者的爱护。茅盾《谈歌颂光明》:“如果有一言一行与民主相反,那么,依照~之义,我们是不但不为隐,而且加倍严厉批判。”△多用于贤者方面。


【词语春秋责备贤者】  成语:春秋责备贤者汉语词典:春秋责备贤者

猜你喜欢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形容志趣相同的人彼此互相呼应。《易经》上说:声调相同,就产生共鸣;气息相同,就互相吸引;水往低处流,火往干燥处烧;云跟随龙,风跟随虎。圣人的作为,使万物自然而然的感应,真情得以显露;因而,以天为本,向

  • 持蠡

    源见“管窥蠡测”。谓拿瓠瓢测量海水。比喻见识浅陋。唐黄滔《侯博士》:“常测管以推诚,每持蠡而注念。”【词语持蠡】   汉语大词典:持蠡

  • 他山之石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毛传:“错,石也,可以琢玉。举贤用滞,则可以治国。”郑玄笺:“他山喻异国。”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毛传:“攻,错也。”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

  • 祥蓂

    同“祥荚”。《宋史.乐志八》:“轮高仙桂,阶应祥蓂。”【词语祥蓂】   汉语大词典:祥蓂

  • 四豪

    《汉书.游侠传》:“繇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以取重诸侯,显名天下。……以四豪为称首。”战国时,诸侯国有贵族公子执政,著名者有魏信陵君、赵平原君、齐孟尝君,楚春申君,

  • 款段

    源见“跕鸢”。指凡劣的马。多以借指居官低下。唐刘湾《对雨愁闷寄钱大郎中》诗:“龙钟驱款段,到处倍思君。”宋苏轼《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二年三蹑过淮舟,款段还逢马少游。”【词语款段】   汉语

  • 庾公玉树

    源见“埋玉树”。指已逝的有才华之士。清毛奇龄《仲秋既望得萧行人嗣奇讣适向阳将归过各抆泪哭以长句》:“顾荣璧轸已摧绝,庾公玉树真埋藏。”

  • 太庙牺

    《庄子.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而入于大(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太庙牺,是作为天子祖庙太牢供品的牺牛。牢杀前受到很好待遇,但不久即为

  • 琴怨

    源见“湘灵鼓瑟”。指幽怨的琴声。宋钱惟演《再赋》:“琴怨来湘浦,鸿惊近洛川。”

  • 病笃乱投医

    病笃:病重,病危。 比喻事情紧急时,胡乱找人应付。语出《红楼梦》五七回:“宝玉笑道:‘阿弥陀佛!宁可好了罢!’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急乱投医了。’”《戚蓼生序本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