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放虎归山

放虎归山

亦作“纵虎归山”。把已抓获的老虎放回山中。比喻放走落网的敌人,自留后患。刘巴(?-222年),字子初,零陵烝阳(今湖南零陵一带)人,初为曹操掾,奉命招纳长沙、零陵、桂阳。适逢刘备占据三郡,于是远奔交阯,旋至四川,依刘璋。刘璋派遣法正迎刘备入蜀,刘巴劝谏说:“刘备,天下枭雄,入川必为害,不可使之入川。”刘璋不听,请刘备入川征讨张鲁。刘巴复谏说:“假使让刘备征讨张鲁,这等于把老虎放入山林啊。”刘璋仍不从。刘巴称疾闭门。刘备攻占成都后,慕其高义,以其为尚书令,文诰策命皆出其手。

【出典】: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卷39第981页:“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例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45回:“先轸勃然唾襄公之面曰:‘咄!孺子不知事如此!武夫千辛万苦,方获此囚,乃坏于妇人之片言耶!放虎归山,异日悔之晚矣!’” 清·洪昇《长生殿·侦报》:“前在长安,见安禄山面有反相,知其包藏祸心,不想圣上命彼出镇范阳,分明纵虎归山。”


兼语 放老虎回山林。比喻放走坏人,留下后患。语本《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说岳全传》31回:“倘他逃走了去,岂不是~?”△贬义。多用于放纵坏人方面。→引狼入室 养虎遗患 后患无穷 ↔除恶务尽 杜绝后患。也作“放虎于山”。


【词语放虎归山】  成语:放虎归山汉语词典:放虎归山

猜你喜欢

  • 杀生与夺

    《荀子.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杀:杀戮;生:生存;与:给予;夺:剥夺。后以“杀生与夺”喻指生死赏罚的大权。夏衍《包身工》:“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的亲戚,或者是在地

  • 青海骢

    《北史.吐谷浑传》:“青海周回千余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也。”后

  • 文王结袜

    参见:结袜

  • 流红

    源见“红叶题诗”。谓女子春思闺怨。宋吴文英《齐天乐》词:“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词语流红】   汉语大词典:流红

  • 淮阳多病

    源见“卧治”。自况多病。唐杜牧《初冬夜饮》诗:“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词语淮阳多病】  成语:淮阳多病汉语大词典:淮阳多病

  • 三接

    《周易.晋卦》:“康侯因锡马藩庶,昼日三接。”唐.孔颖达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三接”指旧时皇帝对所亲近的宠臣,一日之间接见三次之多。后因用为大臣受到宠

  •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亲近仁义,结交邻国,这是国家的重要措施。 表示治国要把睦邻友好放在重要地位。语出《左传.隐公六年》:“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资治通鉴.晋纪.成

  • 探赤丸

    源见“探丸借客”。谓古时游侠辈受赇杀武吏。泛指杀人报仇。清宋琬《行路难》诗之一:“昼探赤丸乘白马,杜陵韦曲公然居。”【词语探赤丸】   汉语大词典:探赤丸

  • 鸥社同盟

    源见“鸥鹭忘机”。谓与鸥鸟结社相约为友。比喻隐逸。宋刘克庄《挽林计院》诗之二:“鸥社同盟少,蟆陵会哭谁?”

  • 贽见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秋,哀姜(齐桓公女,鲁庄公夫人)至,公使宗妇(同姓大夫之妇)觌(相见),用币(相见时妇人们手中拿着玉帛之类的东西),非礼也。御孙(鲁同宗大夫)曰:‘男贽(贽本作挚,古人相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