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掌上明珠

掌上明珠

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因以“掌上明珠”比喻极受疼爱的人。多指极受父母钟爱的儿女。宋辛弃疾《永遇乐.送陈光宗知县》词:“落魄东归,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


偏正 比喻深受钟爱的人或物。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老板赞道:‘蓝齐格格呀,当今皇上的~!’”△褒义。多用于指称深受宠爱的晚辈。


【典源】 晋·傅玄《短歌行》诗:“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初学记》卷二十七引南朝梁·吴均《碎珠赋》:“又闻珩璧之独照,不见掌上之明珠。”

【今译】 晋代傅玄《短歌行》诗中写道:“以往你对我情意深切,视我如托在掌上的珍珠,为什么忽然负情变心,将我抛弃在沟渠之间。”后人诗赋中经常用及。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极为珍爱的人(多指儿女) 或极为爱重的物品。

【典形】 掌上明珠、掌上珍、掌上珠、掌中珠、掌珠、珠辞掌上恩、珠在掌、掌离珠、掌中一珠新。

【示例】

〔掌上明珠〕 宋·辛弃疾 《永遇乐》:“落魂东归,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

〔掌上珍〕 明·汤显祖《南柯梦记》:“虽不是人间世,论相同掌上珍。”

〔掌上珠〕 清·张景崧《弄潮儿歌》:“儿年七八掌上珠,逢人称是千里驹。”

〔掌中珠〕 北周·庾信《伤心赋》:“天道斯慈,人伦此爱。膝下龙摧,掌中珠碎。”

〔掌珠〕 南朝梁·江淹《伤爱子赋》:“曾悯怜之惨凄,痛掌珠之爱子。”

〔珠辞掌上恩〕 唐·沈佺期《奉和送金城公主》:“玉就歌中怨,珠辞掌上恩。”

〔珠在掌〕 宋·苏轼《京师哭任遵圣》:“平生唯一子,抱负珠在掌。”


【词语掌上明珠】  成语:掌上明珠汉语词典:掌上明珠

猜你喜欢

  • 鸥鸟相依

    同“鸥鹭忘机”。前蜀韦庄《村居书事》诗:“年年耕与钓,鸥鸟已相依。”见“鸥鹭忘机”。唐·韦庄《村居书事》:“年年耕与钓,鸥鸟已相依。”

  • 贾诩非次

    《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荀勗别传》曰:“晋司徒阙,武帝问其人於勗。答曰:‘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晋武帝问荀勗,用谁任司徒合适?荀勗回答说

  • 肉腰刀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李林甫妬贤嫉能,不协群议。每奏御之际,多所陷人。众谓林甫为‘肉腰刀’。”后世因以“肉腰刀”称诬陷忠良的奸臣。偏正 软刀子杀人不见血。比喻使用阴谋诡计害人。五代后周·王仁裕

  • 扣牛角

    同“叩牛角”。闽徐夤《依韵赠严司直》:“歌残白石扣牛角,赋换黄金爱马卿。”

  • 双柑

    同“双柑斗酒”。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看秦川吴苑花正妍,奚囊羯鼓随伴。挈双柑往听莺传,诗肠鼓吹如劝。”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三窟休营兔,双柑往听鹂。”【词语双柑】   汉语大词典:双

  • 直如丝

    同“直如弦”。唐 耿?《赠别刘员外长卿》诗:“清如寒玉直如丝,世故多虞事莫期。”

  • 浮桴

    源见“乘桴浮海”。指乘舟远去。宋叶適《高永川墓志铭》:“浮桴百艰,终也望洋。”【词语浮桴】   汉语大词典:浮桴

  • 封豕长蛇

    《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封豕即大猪。封豕长蛇指大猪和长蛇。后以封豕长蛇喻指贪婪残暴的人。亦作“长蛇封豕”。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一.行谊》:“罗一峰先生为人不视恶色

  • 江鲈忆

    同“江鲈有约”。宋方岳《满江红.和程学谕》词:“君莫道,江鲈忆。吾自爱,山泉激。”

  • 北郭骚

    《吕氏春秋.季冬纪.士节》:“齐有北郭骚者,结罘?,捆蒲苇,织萉屦,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愿乞所以养母。’……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有间,晏子见疑于齐君,出奔……北郭子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