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抗礼

抗礼

指娄敬建议汉高祖刘邦将大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单(mòdúchán莫独蝉)于(如汉之君主)和亲,生子是外孙,哪有外孙和外祖父抗礼?可不战而使他们臣服。娄敬,汉初齐人。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以戍卒求见刘邦,建议进入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以内建都有功,赐姓刘,即改娄敬为刘敬,后封关内侯。匈奴冒顿单于兵强,多次侵扰中国北边,高祖刘邦忧虑此事,问刘敬有何主意,刘敬考虑中原地区新近平定,士兵打仗疲累,不可以用武力去征讨匈奴。刘敬回答说:“您如果能把吕后生之大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单于,厚礼赠送他,他知道汉朝皇帝嫁他皇后所生之女儿,又送给厚礼,他这蛮夷一定敬爱汉公主,把公主作为阏氏(yānzhī烟支,匈奴王后),生下儿子一定作太子,接替单于。这是因为匈奴贪得汉朝厚礼。您每年按时拿汉朝多余、他们缺少之东西去慰问、馈赠,趁便派说客用礼节去劝告、说服他。这样,冒顿活着,固然是女婿;冒顿死了,就是外孙当单于。哪曾听说外孙敢跟外祖父抗礼呢?可以不用士兵作战而使匈奴臣服汉朝。”后以此典指位低之人与位尊之人行平等之礼。

【出典】:

史记》卷99《刘敬叔孙通列传》2719页:“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通(dí敌,通“嫡”,宗法社会称正妻为嫡,正妻所生子女为嫡出)长公主妻之,厚奉遗(wèi位,赠送)之,彼知汉通女送厚,蛮夷(古代对外族贬称)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财物。古时对金、玉、钱、璧、帛、皮皆称币)。陛下以岁时(一年中季节)汉所余、彼所鲜(xiǎn显,少)数问遗,因使辩士(能言善辩之人)风(fěng讽,通“讽”)谕(用委婉语言暗示、劝告)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外祖父)抗礼(平起平坐)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

【例句】:

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选编《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年始弱冠,年势不侔,公与之抗礼,因赠粲诗。”


【词语抗礼】   汉语词典:抗礼

猜你喜欢

  • 孔父伤时

    《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史记.孔子世家》:“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古人认为“凤凰现”、“河出图”是天下祥瑞的象征。孔子因吉兆不见,己道不行而伤感时代不合

  • 彩服

    同“彩衣娱亲”。唐杜甫《送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诗:“朝夕高堂念,应宜彩服新。”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两儿游宦,谁娱彩服于堂前?”【词语彩服】   汉语大词典:彩服

  • 杯中物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三《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东晋.陶渊明在《责子》诗中有“且进杯中物”之句,抒泄借酒消愁之伤情。后人常用此典表述寄情于酒的心情。唐.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其一:

  • 采葛

    《诗.王风.采葛序》:“《采葛》,惧谗也。”后因以“采葛”为畏惧或避免谗言之典。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一:“倏忽市朝变,苍茫人事非。避谗犹采葛,忘情遂食薇。”【词语采葛】   汉语大词典:采葛

  • 教胄

    《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孔传:“胄,长也。谓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以歌诗蹈之舞之,教长国子,中和祗庸孝友。”后以“教胄”谓向后学讲解经义。南朝 梁萧统《谢敕参解讲启》:“将应

  • 鲁人酒薄邯郸围

    同“鲁酒薄而邯郸围”。宋唐庚《采藤曲效王建体》:“鲁人酒薄邯郸围,西河渡桥南越悲。”

  • 夕死

    《论语.里仁》:“朝闻道,则夕死可矣。”后因以“夕死”谓为追求真理、死亦无憾的精神。唐黄滔《刑部郑郎中》:“伏惟特固朝暾之旨,俯怜夕死之心,荐赐发言,重将辩惑。”【词语夕死】   汉语大词典:夕死

  • 守株待兔

    比喻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韩非子主张,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方法也应不断变化。为了说明“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道理,他举了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故事说,宋

  • 九州同

    喻国家的统一。宋代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赳桓

    同“赳赳桓桓”。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八》:“夫西洋火药局,多在空旷寥廓之区,无在城市稠密之地者。彼赳桓之武员,但图取携之便,不复顾及民生,岂知贻害如此之巨哉!”【词语赳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