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承明庐

承明庐

承明庐是指汉朝皇宫石渠阁外承明殿的旁屋,是侍臣值宿所居之所。严助(?一前122年)西汉会稽吴县人。武帝初即位,郡举贤良对策,擢为中大夫。后迁会稽太守,复归长安,为侍中。汉武帝时,严助被任命为会稽太守,几年过去了,但治理政绩平平,武帝很不满意,就给严助下诏说:“你不喜欢在朝廷承明庐值班,又认为侍从之臣太辛劳,怀恋故乡,要求调到外地任州郡长官。会稽东接大海,南邻诸越(古族名,广泛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众多部落),北临长江,是个重要的州郡,但你治理几年并无政绩闻世。”后以“承明庐”为典,咏在朝为官。

【出典】:

汉书》卷64上《严助传》2789页:“上问所欲,对愿为会稽太守。于是拜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赐书曰:‘制诏会稽太守: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间者,阔焉久不闻问。具以《春秋》对,毋以苏秦从横。”张晏注曰:“承明庐在石渠阁外。直宿所止曰庐。”

【例句】:

三国魏·应璩《百一诗》:“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 唐·刘祎之《酬郑沁州》:“匪厌承明庐,伫兼司隶局。” 唐·白居易《马上作》:“自问有何才?两入承明庐。” 唐·张大安《奉和别越王》:“何时骖驾入,还见谒承明。” 宋·辛弃疾《西河·送钱仲耕自江西漕赴婺州》:“问君可是厌承明,东方鼓吹千骑。” 宋·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悴》:“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宋·卢炳《多丽·寿邵郎中》:“还知否,承明倦直,来抚斯民。” 清·顾炎武《哭杨主事廷枢》:“未得待承明,西京俄注丧。”


【词语承明庐】   汉语词典:承明庐

猜你喜欢

  • 分圆镜

    同“分镜”。宋张生《雨中花慢》词:“奈强分圆镜,枉断哀弦。”

  • 人生如风灯

    以风前之灯,比喻人的生命短暂而微弱,随时可能会熄灭。《辽史.耶律和尚传》:“嗜酒不事事,以故不获柄用。或以为言,答曰:‘吾非不知,顾人生如风灯、石火,不饮将何为?’晚年沉湎尤甚,人称为‘酒仙’云。”主

  • 追亡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逃走)。何闻信亡,不及以闻(来不及先告知刘邦),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

  • 歌三乐

    源见“荣公三乐”。指知足自乐。唐储光羲《贻王处士子文》诗:“避地歌三乐,游山赋九吟。”

  • 掷地文

    源见“掷地金声”。对人文章的称美。唐李峤《和杜侍御太清台宿直旦有怀》:“欲啸迁乔侣,先飞掷地文。”

  • 危左衽

    源见“微管之叹”。指忧虑民族危亡。宋陈与义《感事》诗:“公卿危左衽,江 汉故东流。”

  • 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见〔持之有故,言之则理〕。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词语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成语: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 老子婆娑

    老子:男子的自称。婆娑:放逸不羁的样子,后则泛指自夸襟怀豪放。陶侃(事迹见前“竹头木屑”条)晚年坐镇荆州,功成名就,屡次上书要求解除自己职务,将官属吏总是苦苦挽留。后因病情加剧,离职返回长沙,将军资器

  • 苍梧泪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湘水去岸三十里许有相思宫、望帝台。昔舜南巡而葬于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与恸哭,泪下沾竹,竹文上为之斑斑然。”《艺文类聚》“竹”引《湘川记》:“舜巡狩苍

  • 汾射

    源见“汾水游”。指隐士居处。南朝 梁江淹《后让太傅扬州牧表》:“然后追迹范 张,濯缨汾 射,臣之志也。”【词语汾射】   汉语大词典: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