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戴笠乘车

戴笠乘车

同“乘车戴笠”。清许宝善《集贤宾.友砚斋》套曲:“莽天涯似星云散,问何时更戴笠乘车?”


并列 比喻对朋友始终如一,不因地位改变而改变。语本晋·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封土为坛,祭以犬鸡,祝曰:‘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第,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清·许宝善《集贤宾·友砚斋》套曲:“莽天涯似星云散,问何时更~?”△用于友谊方面。也作“戴笠故交”。


【词语戴笠乘车】  成语:戴笠乘车汉语词典:戴笠乘车

猜你喜欢

  • 雷焕留剑

    源见“丰城剑气”。借指截留部分贵重物品。清钱泳《履园丛话.收藏》:“太常之子湖广参政名之伸者,遂将《灵飞》抵《莲花》以塞其意,参政私将《灵飞》割留四十三行藏于家,意作雷焕留剑公案。”【词语雷焕留剑】

  • 讲花

    源见“天花乱坠”。形容佛家说法高妙。宋陆佃《赠慈觉大师》诗:“讲花天散坠,醉草客争收。”【词语讲花】   汉语大词典:讲花

  •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六):吴王夫差小女紫玉与韩重相恋,遭到夫差阻止,忧愤而死,她的魂魄和韩重相会,“(歌)曰:‘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既高飞,罗将奈何?’”原意是指紫玉自己已经死去,韩重再回来寻找她

  • 浩然遭放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襄阳诗人孟浩然,开元中颇为王右丞(维)所知……维待诏金銮殿,一旦召之商较风雅,忽遇上幸维所……因得召见……上即命吟,浩然奉诏拜舞,念诗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疎。

  • 六尺之托

    源见“六尺之孤”。谓受遗命辅佐幼主。《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六尺之托,临大节而不挠。”偏正 受抚育未成年国君的嘱托。《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临大节而不挠。”△用于幼主。【词语六尺之托】

  • 食指动

    源见“染指”。预兆将有口福。宋朱松《答保安江师送米》诗:“朝来食指动,忽接送米书。”【词语食指动】   汉语大词典:食指动

  • 赋上林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上读《子虚赋》而善之……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赋奏,天子以为郎。”赋即《上林赋》。汉朝文士司马相如因上赋(即

  • 东道

    同“东道主”。宋苏轼《渼陂鱼》诗:“东道无辞信使频,西邻幸有庖虀酽。”【词语东道】   汉语大词典:东道

  • 下泽

    同“下泽车”。宋陆游《览镜有感》诗:“绯衫荫子逾初望,下泽还乡负圣时。”【词语下泽】   汉语大词典:下泽

  • 井投辖

    同“井中车辖”。宋曾巩《送程公辟使江西》诗:“客来尚喜井投辖,主礼宁论烛飞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