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惴惴不安

惴惴不安

原作“惴惴其栗”。惴惴,恐惧貌。原指心情恐惧,后则泛指心情忐忑不安。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以秦国有名良臣奄息、仲行、鍼虎等一百七十余人殉葬。秦国人都极为惋惜,他们作《黄鸟》一诗以表示自己的心情。诗中称;飞来飞去小黄鸟,落在那颗枣树上。谁陪穆公去下葬?子车家奄息遭了殃。这个奄息啊,一人能抵百人强。人们走近他墓穴,怕也怕得直哆嗦。老天爷呀老天爷,杀了我们的大好人。假若能够赎回他,一百个人死去也值得。

【出典】:

诗经·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例句】:

元·王恽《睢州仪封县创建庙学记》:“癸亥秋,裴满君自陈留令来尹斯邑,既告谒,顾清庙如是(指为风雨所坏),惴惴不少安。” 清·汤斌《在内黄寄上孙征君先生书》:“窥管之见,不敢不竭,但学识疏浅,错误恐多为惴惴不安耳。”


偏正 形容因恐惧、担忧而心神不宁。语本《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卢秀灿《桃花梦》:“云英收拾好了院子,怀着~的心情登楼,来到了二楼客厅。”※惴,不读作chuài。△贬义。多用于描写心情方面。 →忐忑不安 ↔坦然自若


【词语惴惴不安】  成语:惴惴不安汉语词典:惴惴不安

猜你喜欢

  • 明察秋毫之末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末:指秋毫的末端,是细毛的最细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谓目光敏锐,连最细微的东西也看得清楚。后常用以形容人能观察入微,别具眼力。

  • 棠树事

    同“棠树政”。唐李逢吉《再赴襄阳辱宣武相公贻诗今用奉酬》诗:“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

  • 活剥生吞

    同“生吞活剥”。清王士禛《五代诗话.江为》:“‘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非江为诗乎?林君复(林和靖)易‘疏’、‘暗’二字,竟成千古名句。所云一字之师,与活剥生吞者有别也。”并列 喻痕迹明显地

  • 蹈冰

    源见“虎尾春冰”。比喻危迫。晋葛洪《抱朴子.勤求》:“戴霜蹈冰,连年随之。”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轻渎威严,深惧履尾;载尘听览,迫甚蹈冰。”【词语蹈冰】   汉语大词典:蹈冰

  • 赤松家

    源见“赤松子”。泛指修道者的住处。唐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诗:“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 三刖璞

    同“三献三刖”。元吴莱《严陵应仲章自杭寄书至赋此答之》诗:“呼号三刖璞,慷慨五陵镳。”

  • 宝月

    即明月。南朝梁吴筠《碎珠赋》:“宝月生焉,越浦随川,标魏之美,擅楚之贤。”越:春秋时国名,在今浙江一带。随:春秋国名,在今汉水东边。大蛇曾衔明月珠于江中以报随侯。魏:战国时国名,在今山西一带。楚,春秋

  • 吴牛望月声

    源见“吴牛喘月”。形容气喘嘘嘘。清汪琬《鸡窠岭自嘲》诗:“行吟才到山深处,已作吴牛望月声。”

  • 操奇

    同“操奇逐赢”。清无名氏《维新梦》:“商人百计牟利,三倍操奇。”【词语操奇】   汉语大词典:操奇

  • 更生

    更换生命,即得到新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曰皇帝。主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城,销其兵,铸以为钟虡,示不复用。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