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惩前毖后

惩前毖后

原为周成王总结管蔡之乱经验教训之语,意思是过去深受惩罚,就要慎重,以免今后的祸患。后则泛指惩处前者是为了规戒后者,免得同样错误再度发生。周成王说,我受到了惩罚,要谨慎,以防止以后的祸患,原先并无人引我走上错误,只是我自蹈迷途。一个小雏啊,冲天而成大鸟。我不堪国家多患难,再把那艰难重担挑在肩。

【出典】:

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拼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例句】:

明·张居正《张文忠公集·书牍九》:“顷丹阳浅阻,当事诸公毕智竭力,仅克有济,惩前毖后,预为先事之图可也。”


并列 惩,警戒。毖,谨慎。把以前的错误引为教训,使以后小心谨慎,不再重犯。语本《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童小鹏《少小离家老大回》:“主席的思想一直是采取:‘ ~,治病救人’的教育方针。”△对人警戒之语。→引以为戒 ↔重蹈覆辙


惩治前面有过错之人而戒慎后面的人免犯同样的过错,此谓之“惩 ( chénɡ) 前毖后”。

为什么不是戒后而是 “毖”后呢?

“毖”,谨慎。 《诗·周颂·小毖》: “予其惩而毖后患。”传:“毖,慎也。”笺: “始者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成王信之,而疑周公。至后三监叛而作乱,周公以王命举兵诛之,历年乃已。故今周公归政,成王受之而求贤臣以自辅助也。……畏慎后复有祸难。”“毖后患”即谓谨慎于后患、防患于未然。

所以,“惩前毖后”即谓惩治前过而防患于未然。《诗》题 “小毖”实际是 “慎小”,即谨慎小人为患。

《诗》“予其惩而毖后患”,后遂成为 “惩前毖后”一语。

惩前毖后”常与 “治病救人”连用,谓让人从前面的过错中吸取教训不致再犯,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词语惩前毖后】  成语:惩前毖后汉语词典:惩前毖后

猜你喜欢

  • 云阳刑市

    指韩非出使秦国,被李斯、姚贾诬害,冤死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狱中。后以此典借指刑场或行刑地。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在荀卿门下学习。韩非曾多次上书韩王,建议变法图强

  • 三咽

    同“三咽李螬”。宋苏轼《和陶饮酒诗》之十一:“三咽初有闻,一溉未濡槁。”【词语三咽】   汉语大词典:三咽

  • 蜀得其龙

    谓国家得到人才。清许葭村《复陈凝之》: “令弟才华品学,卓尔不群,将来绿水红渠,定与元方媲美,不仅蜀得其龙也。” 参见:○南阳三葛【词语蜀得其龙】  成语:蜀得其龙汉语大词典:蜀得其龙

  • 瓦合之卒

    士兵如破瓦之相合,虽合然而不齐。犹如说乌合之众。《汉书.郦食其传》:“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偏正 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凑合在一起一样的士兵。比喻没有组织纪律、没有战斗

  • 赤鳞狂舞

    同“瓠巴鼓瑟”。唐李商隐《碧城》诗之二:“紫凤放娇衔楚珮,赤鳞狂舞拨湘弦。”

  • 党牛怨李

    同“恩牛怨李”。清王士禛《冬日读唐宋金元诸家诗偶有所感各题一绝于卷后凡七首》之二:“党牛怨李君何与,青史千秋有至公。”

  • 否往泰来

    同“否去泰来”。唐 林谔《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否往泰来,圣作惠出。”见“否极泰来”。前蜀·杜光庭《胡璠尚书地纲醮词》:“~,灾生福过。”【词语否往泰来】  成语:否往泰来汉语大词典:否往泰来

  • 为之则易,不为则难

    清.彭端淑《白鹤堂文集.为学一首示子侄》(卷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原是从论述世事难易入手劝勉勤

  • 楚骚仆

    源见“奴仆命骚”。形容才华出众,诗文华美。宋陈与义《偶成古调十六韵》:“优为吴诗父,雅命楚骚仆。”

  • 百钱游

    同“百钱挂杖”。宋苏轼《初入庐山》诗之三:“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宋陈师道《和江秀才献花》之三:“过我可为千日醉,从公难作百钱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