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心悦诚服

心悦诚服

泛指使人从内心里高兴和佩服。孟子说,靠自己实力并假托仁义之名讨伐别人,可以称霸于诸侯,这种称霸的人一定要有个实力雄厚的大国作基础。靠自己的高尚道德推行仁政的人可以实行王道,使天下归服。实行王道不一定要国家大,力量强,商汤最初的地盘不过七十里,周文王只有百里。倚仗势力征服别人,别人并不是从心里佩服,只是力量不足的缘故。依靠德行使人归服,别人是心服口服,就象孔子门下七十二贤拜服孔子一样。《诗经》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无不心悦诚服。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出典】: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例句】:

宋·陈亮《龙川集》19《与王丞相淮书》:“独亮之于门下,心悦诚服而未尝自言,丞相亦不得而知之。”


主谓 悦,愉快。服,信服。诚心实意地信服。语本《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黎静《彭大将军》:“不要对同志搞突然袭击,事前要打招呼,事后有结论,这样才能叫人~,达到团结的目的。”△褒义。常用于说明发自内心的佩服。→心服口服 首肯心折 五体投地↔反唇相讥


解释真心诚意地服从或佩服。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认为,依仗实力同时又假借仁义之名而号召征伐,可以称霸诸侯,称霸一定要凭借强大的国力。依靠道德来实行仁义,可以使天下归服,这样做不必以国家的强大为基础。殷商的创立者商汤就仅仅用他方圆七十里的土地实行仁政,而使人心归服;周王朝的创始人周文王也仅仅用他方圆百里的土地推行仁政,收服人心。依仗武力迫使人服从,人家不一定真心服从,因为再强大的武力也有不够的时候;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人家才会内心喜悦、真心归服,就像孔子七十多位弟子真心归服孔子一样。《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在歌颂周文王的丰功伟绩时赞叹道:“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哪里的百姓不想着来归服?”说的就是以仁德征服天下。

近义心服口服

例句

我们都心悦诚服地推选周昕担任班长。


【词语心悦诚服】  成语:心悦诚服汉语词典:心悦诚服

猜你喜欢

  • 楚峡行云

    源见“巫山云雨”。谓男女合欢事。清董俞《青玉案.忆旧》词:“而今楚峡行云去,目断鸿笺春又暮。”

  • 灵津驾鹊

    源见“乌鹊填桥”。指鹊架桥渡牛郎 织女七夕相团聚。明唐寅《七夕赋赠织女》诗:“灵津驾鹊将言就,咸池沐发会令晞。”

  • 廩竹

    源见“竹王”。指竹王的出生处。泛指神异人物的出生处。南朝 陈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瞻望乡关,何心天地?自非生凭廩竹,源出空桑,行路含情,犹其相愍。”【词语廩竹】   汉语大词典:廩竹

  • 漏泽园

    宋徐度《却扫编》卷下:“漏泽园之法起于元丰间。初,予外祖以朝官为开封府界使者……四望积骸蔽野,皆贫无以葬者委骨于此。意恻然哀之,即具以所见闻,请斥官地数顷以藏之,即日报可。神宗乃命外祖总其事。”后以官

  • 却马王阳

    源见“王尊叱驭”。谓为孝亲而避险。明姚夔《过鸡公关索二岭》诗:“却马王阳非我志,一鞭晓色过安笼。”

  • 三方落网,一面驱禽

    源见“网开三面”。谓法宽政仁,德及禽兽。北周庾信《汤解祝网赞》:“三方落网,一面驱禽。德矣圣政,仁乎用心。”

  • 桃根

    同“桃叶桃根”。宋周邦彦《点绛唇.伤感》词:“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元张可久《寨儿令.春思》曲:“怪桃根翠袖罗裙,伴梅花檀板金樽。”【词语桃根】   汉语大词典:桃根

  • 屈宋衙官

    同“衙官屈宋”。清杨深秀《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之三四:“馆中犹有李钦叔,屈 宋衙官总不胜。”偏正 屈、宋,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和宋玉。屈原和宋玉只能做下属的衙官,听任差遣。意谓文章才华远远超过屈宋。语本《

  • 阳侯

    《战国策.韩策二》:“塞漏舟而轻阳侯之波,则舟覆矣。”鲍彪注:“说阳侯多矣。今按《四八目》,伏羲六佐,一曰‘阳侯’,为江海。盖因此为波臣欤?”又《淮南子.览冥训》:“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

  • 骑者善堕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卷一〇):“吴王劳曰:‘……为寡人精占之,吉则吉言,凶则凶言,无谀寡人心所从。’公孙圣伏地有顷而起,仰天叹曰:‘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坠,君子各以所好为祸。’”春